夏至节气已经过了,那我都知道夏至只是炎热的开始,夏天最热的时候是在三伏天。那我们今天来说说入伏是在什么时候呢?一共有多少天呢?在农村有这样一句俗语叫做“夏至三庚数头伏”。其实这句话就是计算入伏的方法,意思就是说在夏至节气以后,第三个庚日就开始入伏了,那具体该怎么计算入伏的时间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2乐菲思冷感运动毛巾冰凉巾加长吸汗速干男女跑步健身夏季防暑降温淘宝月销量¥17.8¥37.8购买“夏至三更数头伏”这种计算方式是利用我国古代干支记日法来计算入伏时间的,也就是用天干地支相配来记载日期顺序的方法。其中十天干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而十二地支则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分别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循环组合。其中,逢庚的日期便被称为庚日。按照俗语的说法,夏至节气之后的第三个庚日就开始入伏了。今年的夏至节气是在6月21日。从这一天开始推算,第三个庚日是在7月11日的庚申日,因此今年的7月11日就是伏天的开始,初伏和末伏的时间都是十天。按照推算,到7月20日初伏结束,中伏的时间是从7月21日开始,时间是十到二十天,具体的时间要取决于立秋节气的时间。因为末伏的时间是以立秋节气推算的,立秋之后的第一个庚日就是末伏的开始。今年立秋的时间是在8月7日,8月10日是庚寅日。因此,末伏是从8月10日开始的,到8月19日结束,而中间的7月20日到8月9日,这二十天就是中伏的时间。因此今年数伏的时间共计四十天。
因为地域的不同,其实最热的天气其实是有一个争议的。在北方,大家认为最热的是在三伏天,南方则认为呢这个最热的天气是在中伏天,但是这个热其实也是有区别的。中伏一般是在大暑的前后,这个时候的特点是太阳光照非常的强烈,地表温度非常高。加上南方的湿热气流,这个空气就非常的闷热。那到了末伏呢,虽然空气依然还是很炎热,但是由于降水的减少,空气中的湿度降低。但是在秋老虎的威慑之下,可以说太阳的*辣也是让人躲无可躲。所以说无论是在中伏还是在末伏,可以说炎热的天气都是同样的让人比较难熬的。
那我们已经过了夏至的节气,可以说天气的炎热程度也一天一天的在增加,大家都要做好马上进入到三伏天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