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三晚,长沙橘子洲头,橘洲餐厅十余食客受邀参席,有人试图用一场盛宴向他们述说年长沙的那个夏季。
▲晚宴菜式本想规规矩矩抒情,把一桌菜肴引经据典,说得或厚重或温婉,无奈桌上有些文化大家,怕被指摘,不如笑谈一番,尽量不落口实,再者夏日烦闷,说些凉快话好解暑。
所谓夏宴,总不好给人煮个火锅,凉快众人是厨者的责任,前菜部分是真真实实做到了,本来一路堵车火心烦躁,这几道菜吃过后,从头顶凉到脚后跟,几乎感冒。
头盘
上来一道季节双色珍珠,老贺没一次不用它,蛋壳里的两颗小球,一汪水果汁液被薄膜包裹着,舌尖一抵,果味清凉崩出,烦恼立消,这个季节倒是再好不过。
▲双色珍珠古法鹅肝批:冰凉的鹅肝被红酒浸过,以墨鱼汁全麦面包为拖,鹅肝属实细腻香滑,然而不知何为古法,鹅肝这食材怕是难有什么古法,至古只能是从鹅膛中掏出来直接塞进嘴里。
▲古法鹅肝批夏至凉面乘在冰盏中,相比之下,街上吃的凉面只能叫不热,这是真正的凉面,一口吞下,凉快。
▲夏至凉面冰镇墨鱼紫菜刺身:这是一道极好的菜,*瓜卷着墨鱼,拿紫菜那么一包,加些柠檬叶,撒些椒盐,口感奇妙,凉爽而鲜美。
▲冰镇墨鱼紫菜刺身椒麻夏瓜:西瓜配花椒辣酱,奇怪得很吧,日本人倒是喜欢往西瓜上来点盐,反而衬其香甜,我说不如换西瓜皮,老贺也许认为我揶揄他,其实不然,西瓜皮的清香跟他的椒麻酱其实很搭,依然很凉快。
▲椒麻夏瓜椒麻白切肉:冰凉,蒜泥白肉的表弟,哥哥肥些,弟弟刮瘦,哥哥喜欢跟蒜为伍,弟弟与蔬菜粒交朋友,从前没吃过,好吃得很。
▲椒麻白切肉这几道头盘下肚,本来火烧火燎的人,现在吸口气是凉的。
炖汤和主菜
汤和主菜上桌,实在是躲不开历史,其实是个稀乱的年代,*阀打乱仗,洋人想捡篓子,资本主义大发展,工人农民心中不爽,乱世出英豪,站出来的总是湖南人。这一轮主菜,官府菜里夹杂着番菜,而做为家乡人,毛泽东的喜好不可回避。
官府菜富丽堂皇做工考究,那是*国官宦的最爱,当时的国母宋庆龄教育谭院长吃西餐,附庸风雅者也会学习吃牛排,而农民出身的毛泽东,要的还是那份豪气和爽快。
如此这般林林总总,均有体现。
椰香龟羊汤:长沙传统高级食材炖汤,龟清润,羊温补,椰子味升级汤品,为的是点夏日的题。
太极莲子羹:莲子苦瓜加鸡汤,青白一碟的中式意境菜,没一样是洋人看得懂的,应该能扬国威。
▲太极莲子羹酸辣海参:技法纯熟的传统官府菜,海参发制与酸度都刚好,反而是辣度过了,稍嫌刺激。
▲酸辣海参琥珀玉翅蹄筋:这菜不容易,富丽堂皇的手工老菜,官场的酒席上端上这个,排面尽显。玉翅是笋子切丝,越细越讲究,蹄筋发得软糯顺滑,色*但不金,更像琥珀中的贵族:蜜蜡。
▲琥珀玉翅蹄筋东安醋仔鸡:号称湖南第一菜,做法众说纷纭,我倒认为不必纠结,微酸微辣,柔嫩无骨,鲜美入味就都是好的,此菜芡勾得极为合适,几近完美。
▲东安醋仔鸡毛氏红烧肉:永丰辣酱标志着此菜姓毛,笋子为了解腻,主席是什么性格,从这道菜可见一斑。
▲毛氏红烧肉椒盐荷花:据说也是老菜,而我从没吃过,可见天妇罗不是*子的专利,吃花也不仅仅是滇人的嗜好。
▲椒盐荷花堂烹澳洲M7和牛:老贺把火候控制得很好,我把肉静置了一会儿,以免其间肌红蛋白流走,M7最好,不可以再肥,那就腻了。新哥把他的那份赠给了我,这一举动相当优雅漂亮,堪比他手作的菜单。
▲贺厨堂烹▲堂烹澳洲M7和牛点心和甜品
主家扣题心切,生怕客人忘记了橘子洲这个好地方,主食和甜点拿桔子做了大文章,还将毛泽东最爱的擦菜用上了。
招牌炒饭:炒饭而已,之所以称之为招牌就是用了宁乡的擦菜,据民俗学家任大猛说毛泽东经常问宁乡人谢觉哉索要擦菜,索要这种行为本来不好,但是做为惊世骇俗的大人物,一不要海参,二不要鲍鱼,也就要些农家小菜,其朴实可爱,着实令人欣赏。
▲招牌炒饭柑橘银丝卷:长沙银丝卷往往重糖与猪油之比例,这次的重点却不在此,银丝中星星点点的鲜橘皮颗粒令到此菜相当怡人。
▲柑橘银丝卷橘子蛋糕:说是冰淇淋也可以,惟妙惟肖,细腻得很,我想把它带走讨好自己心爱的人。
▲橘子蛋糕其他菜式
实话实说,个人相当欣赏今夏的这一席,橘洲和尊尼团队合作无间,将的橘洲意境铺成完美,用心良苦,早知如此清凉,应该长袍马褂出席,为这一席再添些民国之风。
▲晚宴其他菜式毛泽东在年写下这首《沁园春·长沙》,橘洲也应该得名于此,那就以主席诗词结束这场回顾吧……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