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表性胃炎伴胆汁返流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药害同时服用种类超过这个数就要注意了
TUhjnbcbe - 2021/7/17 22:36:00
得白癜风有什么症状 https://m-mip.39.net/pf/mipso_4530121.html

周一,70岁的刘思荷(化名)坐在心内科诊室里,用“摊牌”的方式介绍着自己的用药情况。第一种是华法林片,治疗房颤的;第二种是艾司唑仑片,治疗失眠的……最后一种药在桌子上摆放好后,胡晓咏查了一下,足有11种。

河科大二附院心内科一病区主治医师胡晓咏称:“一般来说,同时使用5种及以上药物视为多重用药。这种多药联合治疗,可能存在药物间的相互作用,有些甚至会导致严重后果。”

在刘思荷就诊故事的背后,是老人多重用药普遍困局。

01

揪心

她正在服用的药物足有11种

《门诊记录》显示,刘思荷患有房颤、冠心病、H型高血压、骨关节炎和慢性浅表性胃炎,还有一直困扰她的失眠。

就诊过程中,有个细节让胡晓咏揪心不已:说起既往用药史时,刘思荷打开自己随身的小布包,把正在服用的药一样样往外拿,摊在桌子上的药品足足有11种之多。

糟糕的是,随后的进一步检查显示,她已经出现了心衰。

“无法判断多重用药和心衰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但多重用药脱不了干系。”胡晓咏说,刘思荷因“胸闷、气短”就诊,原本只是“想让医生再开点儿药”。

02

忧心

多重用药的人还有不少

像这样多重用药的老年人还有不少。

“门诊上,经常能见到同时服用三四种药物,甚至更多种药物的老年患者。”胡晓咏介绍,老年人常同时患多种慢性病,如心脏不好的老人,多伴发高血压和血脂异常,多病共存的情况下,多重用药在所难免。

由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年内分泌与代谢疾病分会牵头并编写的《老年人多重用药安全管理专家共识》显示,“在我国,42%的老年人同时患有两种及以上疾病,以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组合最为常见”,多重用药可能增加药物相互作用的机会,部分会导致严重后果。例如,常见的治疗高血压药物氨氯地平,如果与抗生素克拉霉素合用,可能导致严重低血压;如果与抗癫痫、镇痛药物卡马西平合用,则可能造成血压升高或剧烈波动。

“对老年人来说,生理功能减退会增加多重用药的风险。”胡晓咏表示,老年人身体器官和系统功能减退,对一些药物的耐受性下降,导致药物在体内的代谢、排泄过程延迟,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会升高,容易造成消化道出血、高血压危象、严重肝损伤,甚至致残、致死的严重后果。

03

解析

两类老年患者易重复用药

“药物依从性差”,是导致老年人多重用药主观的原因。

胡晓咏说,所谓药物依从性,指的是“根据医生或是药师嘱咐的去做”,不少老年患者在吃药方面喜欢“自作主张”“听人介绍”,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还会带来药物不良反应。

“自作主张型”:

“我的病我自己知道”往往是这类老年患者的口头禅,他们总感觉久病成医,自己的病自己心里有谱,可自行增加药物,有的老年患者甚至会自行加用几种中成药辅助治疗;

“听人介绍型”:

“某某吃了这种药效果不错”的信息则让他们盲目跟风,不管是否适合自己,也不和医生沟通,就擅自增加药物。

胡晓咏指出,老年患者自主用药,很容易造成重复用药或错服药物,像刘思荷服用的药物中,有两种中成药就是她自行添加的。

04

建议

避免多重用药,可以这样做

破解老人多重用药困局,需要医生、药师、患者和家属共同协作。

胡晓咏表示,医生在开具处方前,应了解老年患者的病史、用药史等,综合判断用药。药师则需要建立药历,加强对处方的审核,并增加对老年患者的用药指导。

对于老年患者来说,当用药种类超过5种或就诊两个以上临床科室,一定要让医生做整体用药评估,尽量精简、合理配比用药;需要做好用药记录,将疾病名称和对应使用药物等相关信息清晰记录,包括疾病、药品名称、开药科室/医院、开始服药日期、结束服药日期、药品规格、剂量、频次、是否有不良反应等内容,用药过程中出现问题要及时就医沟通。

对于老年患者家属来说,要定期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对老人用药进行整理,避免其盲目加用非处方药、保健品或是偏方等。

END

来源:洛阳晚报健康周刊记者崔宏远通讯员牛然

编辑:崔宏远

审核:李新伟

业务洽谈:

往期推荐阳台上就能种!洛阳中医推荐药食两用的宝贝,养眼更养人洛阳营养师总结的减重妙招,每天坚持这样做,就能瘦气温坐上过山车,洛阳专家总结的“春捂”防生病锦囊请收好健康周刊


  根据著作权法相关规定,以上作品版权归洛阳日报社享有,除法律许可之外,未经洛阳日报社授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非法转载使用。


  洛阳日报社所属媒体使用之文图及音像稿件,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洛阳日报社联系,-。

洛阳晚报《健康周刊》健康的事,这里更专业洛阳晚报《健康周刊》矩阵
1
查看完整版本: 药害同时服用种类超过这个数就要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