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教授曾受到胡锦涛、习近平两任*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这既是荣誉,更是责任。作为第十、十一届全国*协委员,连教授于年3月全国*协十届四次会议期间提交了《关于尽快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的提案》,建议中医药法应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上一切民族的医药。要明确中医药不仅仅是汉民族的医药,中医药乃中国医药,应包括56个民族的医药在内,为《中医药法》的制定贡献了一个中医人的智慧和力量。围绕发展现代中医教育、提高中药质量、弘扬中医药文化、中成药开发、中医院办院方向等问题,积极建言献策,尽职尽责。
连教授为浙江中医药大学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曾担任负责教学的副校长12年,执教四十年,弟子五千人,为发展现代中医教育事业躬身探索、呕心沥血。年,世纪之交,浙江中医学院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和教育要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要求,要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为指导方针,连教授在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和改革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完善教学评估制度,加强教学管理工作、突出中医教育特色诸方面,大胆实践,大胆探索,提出中医教育要牢牢抓住“中”(中医传统文化功底扎实)、“专”(以中医经典著作为代表的中医专业理论功底深厚)、“能”(临床辨证论治能力强)、“精”(精通中医理论与临床技能)四字,为学生今后在中医事业上的发展,定下了标准与方向。他还教育学生一定要坚信,论中医学,中国是中医的发源地,世界最高水平在中国。“我有,我优,我精,而他没有,他需要”,这是中医在国际上受欢迎的真正原因。连教授吐露的肺腑之言,所展示的正是中医人的自强与自信!它对我们学生内心的指引是强大的,是一辈子的动力。年7月31日,连教授应台湾长庚大学之邀,为该校医学院中医学八年制学生讲授中医经典《金匮要略》,授课72学时,其讲解融汇各家,深入浅出,穿插文、史、哲知识与医德教育,具有理论创新与临床见解,又探源文化背景与人生价值观,深受台湾学生好评。年9月,根据讲稿完善而成的《连建伟金匮要略方论讲稿》,作为“中医名家名师讲稿”系列之一,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连教授在序言中深情写道,“谨以此书献给海峡两岸的中医同道。愿和风吹遍中华,愿杏林结满硕果,愿中医铺轨世界,愿众生平安健康。”言由心生,连教授所言传达了一个德高望重的医者、一个道德良心的炎*子孙的内心期盼!连教授退休后,跟他抄方的除研究生,更多的是已有一定临床经验、在当地已小有名声的各级名中医及中医优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开展培养优秀中医临床医师项目时,提出了“读经典、跟名师、多临证”九字要求。经典是中医的源,临证是中医的本,名师是中医成长所需的甘露,连教授从自身的实践经历中深切体会到这三点是必须的,但认为仅这三点还不够。连教授经深思熟虑,提出了“立大志、读经典、跟名师、多临证、学国学、修道德”十八字培养方针。第一点是立大志,“入门正则始终正,入门不正则始终不正”,抗志以希古人,虚心而师百氏。然后是读经典、跟名师、多临证,然后是学国学、修道德,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的大医。连教授以为国学就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是学习中医学的基础。建议中医药院校设置国学课程,培养国学老师,让学生打好国学基础。在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培训班上,连教授亲自主讲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了《连建伟国学精要讲稿》。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华宝斋印刷的《连建伟书金刚经》,将《金刚经》归纳为五
大要点,其编撰、书写的《连建伟书寒山拾得禅诗百首》,将寒山拾得禅诗总结为十二大特色。连教授学国学身体力行,言行一致。连教授认为修道德指要重视业进德进,如孙思邈说的大医精诚。连教授对学生的修德教育,不是在嘴上,而在默默的行动中。一个冬天,有位80多岁的老人从外地赶来求医,因老人无法被抬到诊室,连教授二话没说,未披外套即下楼为老人诊脉,此时外面正寒风凛冽,当时老人及家属的感激之情,历历在目。连教授就是这样潜移默化着每一个跟过他的学生们。连教授认为“十八字”培养方针是一个系统工程,够我们实践一辈子。“十八字”方针现已成为培养中医的共识。回顾连教授从医从教的经历,有三点给我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其一是他对中医发自内心的热爱。对中医“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不断求索的精神,对病人的慈爱之心,对学子的眷眷之情,是他努力的动力和成功的内因。其二是顺势而为、持之以恒的人生智慧。在艰辛的自学岁月,他不怨天尤人,默默积累;研究生阶段,他奋发学习;后来不论是做普通教师,还是担任行*领导,他都做好每一个他所担任的角色,数十年如一日。其三是业进德进。“业进德进”是岳美中老先生病榻前对连教授的嘱咐,数十年来连教授时时铭记于心,身体力行,修德、学问、临床、教学四头并进,并取得了丰硕成果。连教授乃吾辈楷模!
我生也有幸,年9月考入浙江中医学院,同年年底连教授来校执教。年上半年,连教授开讲方剂学,首批听课者就是我们八0级学生,师生缘由此起。年春,为弘扬越医文化,笔者随时任绍兴市卫生局局长的邵田田女士一行,专程赴浙江中医药大学拜访连教授,请教越医研究诸事宜,我与连教授再续前缘。年夏,我获省人民*府颁发的第六批省名中医称号,深感学犹不精,急切希望随连教授进一步深造。蒙连师厚爱,允纳门下。在随后的一年半时间里,我每逢星期日都会去杭州随师抄方。时间虽然不长,但收获良多。与连师交之愈密,敬之愈深,仰之弥高。今年是连师从医五十周年暨从教四十周年,我参阅了连师的相关著作、文章,结合侍诊及平时所见所闻,对连师的从医从教之路作了简要记述。虽然自思大医精深难窥全貌,但想连师能爱我之诚而恕我之拙,便大胆落笔了。本文参阅了诸多总结连师学术经验的文章,对其作者一并致谢!
作者单位:医院编辑:陈艳沈炬审核:董*策划:沈钦荣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