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表性胃炎伴胆汁返流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浅谈慢性浅表性胃炎
TUhjnbcbe - 2021/6/29 20:43:00

慢性浅表性胃炎

chronicsuperficialgastritis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胃粘膜呈慢性浅表性炎症的疾病,属于慢性胃炎的一种。大多数人只是觉得肠胃不舒服,并不了解具体的情况,那么慢性浅表性胃炎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该如何防治呢?

什么是慢性浅表性胃炎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胃黏膜呈慢性浅表性炎症的疾病,为消化系统常见病,属慢性胃炎中的一种。现在称作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在胃镜检查中约占全部慢性胃炎的50%~85%左右。慢性浅表性胃炎可因嗜酒、喝浓咖啡、胆汁反流,或因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引起,本病的发病高峰年龄为31~50岁,男性发病多于女性。

明确的病因有哪些

1、细菌、病*及*素:多见于急性胃炎之后,胃粘膜病变经久不愈或反复发作,逐渐演变而成慢性浅表性胃炎。2、鼻腔、口腔、咽部慢性感染:如齿槽溢脓、扁桃体炎、鼻窦炎等细菌或其*素的长期吞食,可反复刺激胃粘膜而引起慢性浅表性胃炎。3、吸烟喝酒:烟草中主要含有尼古丁,长期大量吸烟会促使胃内容物反流,从而破坏胃粘膜屏障导致慢性炎性病变。酒精对胃粘膜有损害作用,故长期嗜酒者可使胃粘膜受损而产生慢性浅表性胃炎。

4、胆汁或十二指肠液反流:由于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或胃手术后十二指肠液或胆汁可反流至胃内,并破坏胃粘膜屏障,导致慢性胃炎。5、幽门螺杆菌感染:这种病菌的感染致病机理可能主要是通过破坏胃粘膜屏障,使H+反向弥散,最终引起胃粘膜的炎症。6、心理因素:长期处于精神紧张、忧虑或抑闷状态,可引起全身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功能失衡。造成胃粘膜血流量减少,破坏胃粘膜屏障作用,久而久之形成胃粘膜慢性炎症反应。7、其他:另外,经常食用刺激性食物或者咖啡、浓茶等、以及过饥或过饱等无规律的饮食方式均可破坏胃粘膜保护屏障而发生胃炎。

需不需要治疗

1.浅表性胃炎需不需要治疗,这应根据有无症状来决定。对于只是体检胃镜报告有慢性浅表性胃炎,而本身无任何症状的人而言,无须治疗。假如有食欲减退、上腹部不适、隐痛、嗳气、反酸或恶心呕吐等症状,则需要对症治疗。

2.部分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病人同时伴有幽门螺杆菌(Hp)感染,此时要不要进行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治疗呢?其原则也要视症状而定:无症状者无须治疗,有症状者需进行Hp根除治疗,这样可以改善消化不良症状。此外,根除幽门螺杆菌还可以减轻胃黏膜慢性炎症,从而预防消化性溃疡的发生,这在很大程度上还能预防胃黏膜萎缩,从而可能降低胃癌的发生率。

具体治疗方法如下:病因治疗:祛除致病因素是治疗和预防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上策。故应避免精神紧张,戒烟,适量限制饮酒,尽量不服用对胃有刺激的药物,积极治疗慢性扁桃体炎、副鼻窦炎、龋齿及咽喉部感染灶。饮食疗法: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饮食宜清淡,有规律、定时定量,避免过酸、过辣、生冷及粗糙食物。

药物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药物治疗大体可分为两类:保护胃粘膜的药物,如生胃酮、硫糖铝、胃炎干糖浆、思密达等;消除损害胃粘膜因素的药物,如:抑酸剂PPI及H2受体抑制剂、胃复安、止呕灵、吗丁啉等。

~END~

长按识别

1
查看完整版本: 浅谈慢性浅表性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