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提及腺肌胃炎,但究竟腺肌胃炎是什么,具有什么临床特征呢?我们都知道,红肿热痛机能障碍是一般炎性反应的五大特征,其中机能障碍是临床表现最为常见的。嗦囊,腺胃及肌胃主负责鸡体从外界采食食物,并完成贮存和部分的物理和化学消化后,把初级消化的食物排入肠道进行进步的消化和吸收。因此,采食饮水障碍及部分哟消化异常,则是腺肌胃炎的主要临床表现,如減食,饮水量减少或恣意增加,大量的未消化饲料的排出等。
我们都知道,机体每个系统器官要完成自休的功能的前提是自体结构的完整性,同理,如果不能完成此项功能,说明其组成结构发生了异常变化或破坏,也就是常说的炎性反应。腺肌胃炎也不例外。腺肌胃由腺胃和肌胃两部分组成,腺胃的功能有二,其一是分泌消化液,其二是把食物从嗦囊转运到肌胃中,因而食物并不在此停留。肌胃的功能则有三,其一是贮存从腺胃来的食物,其二是使食物在此完诚初步的机诫消化(磨碎和压迫)和化学消化(由腺胃来的消化液来完成),其三是使食物后排入肠道。
由于各自的任务不同,因而其组织与结构则有着差异。从外部来看,正常的腺胃体积小于肌胃,腺胃似袋,柔软而鲜亮,腺胃如石,坚硬无比。从内却结构来看,腺胃表面有许多乳头分泌消化液而表面湿润,其肌层较薄。而肌胃则不同,其表层附着一层坚硬。橙*色而易剥离的角质层,其肌层较厚而成红色。当发生炎性反应时,这种正常的生理结构则会发生改变。
从理论上说,胃是食物进入体内的第一关口,也是机休与外界相连系的屏障之一,凡任可能引起胃损伤的因素都可引起腺肌胃炎的发生。但这样说难免空洞而缺乏说服力,笔者就以耳闻目睹的事例谈谈及病因的种类:
1、饲料因素:
1.1、变质鱼粉例:97年冬,在某集团公司搞售后服务工作,当时,该公司大面积发生以肌胃溃疡,角质层变质溃烂,游浮于肌胃内,肌胃体积变小,腺胃虚大为特证的疾病。经北京某饲料科研机构检验,为劣质鱼粉内含种叫做‘‘肌胃糜烂’’素的篮色结晶物造成,后更换鱼粉后此病消失。
1.2、蛋白原料过高例:某蛋鸡场,日龄产蛋鸡,未消化饲料粪便屡现,并不断出现消瘦死亡的鸡,经解剖,肌胃内容物呈深绿色,角质层有深粗的条纹状溃疡,肌胃体积缩小。经查,其豆粕配28%,采食量g,建议其逐步降低豆粕至24%,并加补脾健胃之药调整,一个月后产蛋稳定,再无此病出现。吸取其教训,对其青年鸡豆粕定为16℅,随着产蛋约上升,逐步增加至24%,这样,再无岀现过类似病例。
1.3、饲料形状影响:在11年东北腺胃炎流行季,曾与四平一龙头交谈到此类问题。据龙头反应,以用颗粒饲料的鸡群发病率最高,最严重,浓缩饲料配制的粉料次之,预混料配制的饲料发病率最低。这可能与饲料的物理性状及原料组成有关。因没有亲自实践而只能枉猜。
2、饲养因素:最大的提高养殖效益是每个养殖户所追求的目标,因而恣意供料,尽可能让鸡多采食是每个养殖户的心愿。有些鸡也真傻,肆无忌惮地采食,不论蛋鸡还是肉鸡都有这种现象。呈急性暴食而引起腺肌胃炎者,多吐。虽然我们在鸡身上看不到吐食的症状,但我们首先会看到吐水的症状,然后解剖后我们可以发现,腺胃如袋,内有食物,肌胃萎缩。在自由采食的鸡群,腺肌胃炎的发病辛高于限制饲喂的。并且前期采食量偏大的鸡后期多生长缓慢,其腺肌胃的解剖症状变的复杂化。在没有并发症的情况下多体积变小,肌胃角质层不易剥离,腺胃乳头变小,体积膨大。
3、疾病因素:许多疾病,可以引起腺肌胃炎。
3.1、病*性疾病。肿瘤性疾病,冠状病*性疾病可引起腺肌胃炎,自不必多谈一一曾以此来定为传染性腺胃炎也说明了这一点。禽流感多引起腺胃乳头水肿,肌胃角质层呈裂纹状溃疡的现象而被禽流感的特征症状而被人忽视。而鸡痘伴发的肌胃角质层条纹状溃疡,腺胃壁干燥,乳头萎缩的症状戓许没人会注意到吧。
3.1、细菌性疾病: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沙门氐杆菌病,常引起腺胃潮湿水肿,肌胃内容物发绿,深绿甚至发黑,肌胃体积变小,角质层变绿,溃疡,难以剥离。
3.3、中*性疾病:最多见,也是目前占主流性病因的疾病。佐君畜牧老师论之最详,在此就不抢风头了。
3.4、应激性疾病:笔者去年曾遇见到一例,因附近化工厂爆炸,引起鸡群惊吓而致死的病例。因其应澈于突然间,死亡呈缓发状(一周以后),多呈现胆汁逆流,肌胃糜乱,腺胃萎缩之状态。
4、管理条件:
4.1、高温干燥:饮水量增多,采食量減少,解剖可见腺胃壁增厚,乳头肿胀;肌胃体积变小,内有腥臭稀状水料,角质层增厚,棕*色裂纹状溃疡,难以剥离。如果受风影响,则腺胃壁多干燥。
4.2、高温高湿:腺胃壁变化较复杂,但表面呈稀状液体或粘稠成团状分泌物附着于乳头之上;肌胃内充满浅绿,深绿或*绿色食物,肌胃壁绿染严重时变黑,有严重的豆状或条纹壮溃疡。
4.3、低温高湿:腺胃体积变大,水肿,个别慢性病例壁变簿;肌胃体积变小,壁增厚,深绿染,难剥离,多有条纹状裂纹或糜烂。
这两个器官都是良好性能的关键。当腺胃的腺体受到影响时,盐酸和酶的分泌减少。
因此,会有更多未消化的饲料到达肠道,在那里它可以作为病原体(比如梭菌)的底物,并开始消化道感染。
无论何时,只要腺胃或肌胃有病变,对鸡来说消化过程就会变得痛苦。受影响的鸡消耗更少的饲料。增长率、FCR和总生产效率也会恶化。
霉菌*素
饲料被T-2*素、HT-2*素等*素污染。这些*素都属于毛霉烯类,通过对组织产生灼伤和刺激而引起腺胃和肌胃的糜烂。
霉菌中*的主要症状有:
轻度糜烂
腺胃扩张扩大,壁薄弱
伏马菌素也可以导致腺胃松弛和扩张
表面有黑色的腐蚀性损伤
解决方案:
使用对霉菌*素具有高吸附率的霉菌*素吸附剂,可以预防腺胃和肌胃的霉菌中*。
发病时,应尽快撤下受污染的饲料,并使用合适的霉菌*素吸附剂。
细菌感染
影响腺胃和肌胃的最重要的细菌,是生长在过渡区厌氧空间的梭状芽孢杆菌属(大肠梭状芽孢杆菌、产气荚膜梭菌等)。
在病例中,可以观察到在过渡区和上半部分的肌胃坏死。
对于治疗,在许多情况下,使用一些植物提取物就足够了,在其他情况下可能需要抗生素。
巨杆菌,一种看起来像细菌但实际上更接近酵母的有机体。它们可以感染肉鸡、产蛋和种鸡、火鸡、鹌鹑和鸵鸡。
尸检时,腺胃扩张,颜色苍白,腺体形状不规则,有时有瘀伤。
实验室诊断:吉姆萨染色显示非常大的杆状生物。
白色念珠菌感染
(酵母菌)
白色念珠菌(CandidaAlbicans)又称白假丝酵母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也存在于正常人口腔、上呼吸道、肠道及阴道,一般在正常机体中数量少,不引起疾病,为条件致病性。可引起人类婴幼儿患者的鹅口疮。
在某些条件下,如免疫抑制或抗生素滥用,酵母白色念珠菌,一种机会性病原体,能够定殖喙,嗉囊和腺胃。
这时,腺胃可见白色肿块。
可使用基于杀菌剂植物提取物的产品进行预防。同样的产品有助于改善疾病。制霉菌素或氟康唑是首选的药物治疗方法。
真菌感染???
在某些情况下,特别是在湿热环境中,上图所示的伤害类型会出现。感染开始时在角质层有一个小的棕色突起,在后期导致溃疡。角质层变得脆弱,很容易分离。
在角质层和下面的肌肉层之间可以看到白色的沉积物。
以前人们认为这些损伤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但最新的研究表明,它们实际上是由梭菌引起的。
经微生物分析,94%的白色沉积物对真菌呈阴性。
所有“白色沉积物”均检测出梭状芽孢杆菌阳性。
所以,这是由梭菌引起的感染。
病*感染
多种或一种病*感染,其中包括腺病*、传染性支气管炎病*、禽痘病*、禽流感病*、新城疫、呼肠孤病*、IBD、MD和AE等。
病*感染最重要的常见症状是出血。尸检时,可以观察到从小出血灶到大出血的症状,包括腺胃和肌胃。
有些病*表现出特征性的症状,如马立克病*感染时的淋巴瘤。
IBD具有很强的免疫抑制作用,在腺胃交界处引起病变。
在呼肠孤病*和AE的病例中,感染出现在器官的肌壁上,而不是在腺体上。
营养原因
生物胺
动物副产品中自然存在的氨基酸由于细菌发酵而成为生物胺。
生物胺刺激腺胃酸分泌过多。
主要病变为胃溃疡、龟裂,并伴有出血,尤其是在过渡区和幽门峡部附近。造成胃内的pH值异常低。
出现黑色呕吐物
鱼粉中的赖氨酸和组氨酸在加工过程中,由于过度加热而变成了肌胃糜烂素(Gizzerosine)。
肌胃糜烂素(Gizzerosine)刺激腺胃酸分泌过多。
角膜层受损,由于大量出血,pH值异常低,角质层变黑。
饮食中含硫氨基酸(蛋氨酸和半胱氨酸)的质量太差。
一些原料(高粱)和单宁产品中的单宁含量过高。
酸败的油脂。低质量的油脂(长时间储存、过热)可能含有大量的超氧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
缺乏维生素E、维生素B12、维生素B6或硒。
解决措施:
由于鱼粉引起的:
降低饲料中的鱼粉含量
避免使用劣质鱼粉
用低温鱼粉代替标准鱼粉
由于硫酸铜过量等原因引起的:
检查配方,确保预混料中硫酸铜的含量处于正确水平
在水中加入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3
避免使用低质量的油脂
其他有争议的原因
有时在一日龄雏鸡的腺胃或胃内可以看到黑暗的腐蚀或糜烂。
科学界认为可能原因有:
开食太晚(饥饿)
长时间不进食,前胃分泌过多的盐酸会导致胃的腐蚀。
孵化和/或孵化期间的应激(出雏时间太长)
孵化器内的高温(特别是17-20天),会导致盐酸分泌过多。
饲料中的霉菌*素
细菌或病*的垂直感染
当第一天的雏鸡出现这种症状时,最好使用多种维生素来加速组织的再生。
——
鉴别诊断
总的来说,引起腺胃炎和肌胃炎的因素很多很复杂,直接在现场进行鉴别诊断非常困难。通常要进行实验室诊断。
显微镜下,在腺胃炎的情况下,理论上可以区分由非病*病原微生物(生物胺、CPA等)引起的病变。
通常是,病*性的因素,其特征是表现出淋巴样感染。当不是微生物引起的病变时,通常不会看到这种炎症反应。
——
结论
当找到病因时,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这个问题。
对于幼雏,研究指出,孵化后的应激,或上一代种鸡饲料中的霉菌*素(随后会携带到后代的鸡蛋中)是可能的因素。
对于日龄较大的鸡来说,要考虑各种潜在的原因。因为临床中很多情况下,腺胃和肌胃的病变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是一种综合征。
饲养管理良好时(发病诱因很少),不表现临床症状,或发病很轻。诱因越多越重,临床症状就表现越重。
另外,病变不是一天就可以产生的,需要一个时间的积累过程。病变体现在腺胃和肌胃上,只是这个积累的结果。
目前来看,各种措施都有一定效果,但实际生产中,我们作为生产者遇到此问题时,还要考虑成本,采取比较经济的方案,而且往往需要同时多管齐下,才能见到成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