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表性胃炎伴胆汁返流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消化系统疾病用药1
TUhjnbcbe - 2021/6/12 1:18:00

反流性食管炎

[病因]

在一些诱因的作用下,食管下端括约肌不能正常地关闭,导致酸性的胃液或碱性的肠液反流入食管,并刺激、腐蚀食管粘膜,引起反流性食管炎。

[临床表现]

1、烧心:即胸骨后烧灼感或烧灼样疼痛。烧心常与姿势有关,故又叫做“姿势性烧心”,多在屈曲弯腰、咳嗽、用力排便、头低位仰卧或侧卧时出现。

2、反酸:胃内酸性容物反流至咽部或口腔时,会感到酸呛不适。

3、吞咽困难:当炎症引起食管痉挛或食管瘢痕狭窄时,可出现吞咽困难,甚至吞咽疼痛,严重时可出现慢性食管出血。

4、加重缓解因素:当精神紧张或进食酸性果汁、高脂肪饮食、辛辣刺激性饮食以及吸烟、饮酒、服用咖啡因、巧克力,还有使用阿托品、阿斯匹林等药物时,都会诱发或加重以上症状,而当直立和服用制酸药后;可减轻症状。

[治疗用药]

1、抑制胃酸分泌药物:常用雷尼替丁、法莫替丁或奥美拉唑等。

2、促进食管和胃的排空,减少反流:可加用吗丁啉、西沙比利或莫沙必利。

3、中成药物治疗:以气滞胃痛颗粒疏肝里气和胃;以养胃舒冲剂养胃阴、和胃气。

4、推荐:雷尼替丁(或奥美拉唑)+吗丁啉(或西沙比利)+养胃舒冲剂。

胃炎

[病因]

胃炎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

急性胃炎:其发生多由于饮食不当,暴饮暴食;或食入生冷腐馊、秽浊不洁的食品,本病常见于夏秋季。

慢性胃炎:幽门螺旋杆菌是导致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饮食无规律、暴饮暴食、精神紧张、忧愁、生气、过度劳累、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下降、药物刺激、胆汁返流是导致慢性胃炎的重要诱因。

[临床表现]

1、急性肠胃炎:恶心、呕吐通常发病较急,开始多腹部不适,继而恶心、呕吐。腹部阵地性绞痛并有腹泻,每日数次至数十次水样便,*色或*绿色,含少量粘液。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恶寒、头痛等。

2、慢性胃炎:上腹不适、饱胀、疼痛、嗳气、厌食、恶心、腹泻等。有的可见消化道反复出血、呕吐、黑便。萎缩性胃炎常伴有贫血、消瘦、舌炎,长期不愈,少数可癌变。

[治疗用药]

急性胃炎:

1、急性胃炎恶心、呕吐时可服用吗丁啉、贝络纳。

2、腹痛严重时可口服东莨菪碱等。

3、腹泻可用*连素、泻停封胶囊、泻痢停片、易蒙停胶囊、永龙增效*连素胶囊。

4、中药治疗:霍香正气丸、保和丸、附子埋中丸、参苓白术散。

慢性胃炎:

1、消化不良:金双歧、食母生片、大山楂颗粒、健胃消食片、多酶片等。

2、饱胀、恶心、呕吐;胃腹胺、吗丁啉或西沙比利、莫沙比利。

3、胃痛明显:胃痛宁、东科胃复宁胶囊、达喜。

4、抗幽门螺杆菌:丽珠胃三联(片剂(白色)枸橼酸铋钾,片剂(*色)克拉霉素,片剂(绿色)替硝唑)。(用法及用量:片剂(白色)2片,一日二次,口服,片剂(绿色)1片,一日二次,口服,片剂(*色)1片,一日二次,口服。疗程为1周。)

5、胃粘膜保护剂:麦滋林,果胶铋。

6、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人体内解*酶的活性:维酶素。

7、其他中药:香砂六君子丸、气滞胃痛冲剂、元胡止痛片、消遥丸、胃苏颗粒、左金丸等。

消化性溃疡

[病因]

消化性溃疡的产生有两方面的原因:

1、胃酸、胃蛋白酶增多侵蚀胃或十二指肠粘膜形成溃疡。

2、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导致消化性溃疡发生和反复发作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临床表现]

1、主要症状是胃部(心窝部、上腹部)疼痛,胃溃疡疼痛多偏于左侧,十二指肠溃疡多偏于右侧。

2、胃溃疡的疼痛节律是进食后半小时至1小时舒适,接着开始疼痛,而胃完全排空后(约食后4小时)又感舒适,即,进食→舒适→疼痛→舒适。

3、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疼痛节律是进食后1个半小时至4个小时不疼痛,饥饿时(胃排空时)开始疼痛,直到下次进食才缓解,即,进食→舒适→疼痛,称之为“空腹痛”。

4、溃疡病的其它症状有暧气、反酸、流涎、恶心呕吐等。

[治疗用药]

1、制酸剂,如碳酸氢钠、碳酸钙、氢氧化铝等。

2、胃粘膜保护剂:如丽珠得乐、麦滋林、果胶铋等。

3、抑酸药: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奥美拉唑等服药的疗程,一般是四周。

4、抗幽门螺旋杆菌,胃三联(第一,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mg+甲硝唑mg、第二,奥美拉唑20mg+红霉素mg+甲硝唑mg;第三,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mg+红霉素mg.)。

5、中药治疗:香砂六君子丸、气滞胃痛冲剂、逍遥丸、元胡止痛片、胃苏颗粒、左金丸等。

急性肠炎

[病因]

急性肠炎以夏秋季最多见,常由于饮食不当、进食发酵分解或腐败污染的食物所致。

[临床表现]

1、病史有食用不洁饮食的病史,潜伏期一般为1-24小时不等。

2、起病急骤腹泻、腹痛、腹泻每天3-4次,严重者达10余次,大便呈*水样;一般无黏液脓血,腹痛多位于脐周或右下腹部,呈阵发性钝痛或绞痛,一般都有发热。

[治疗用药]

1、一般治疗:禁食6-12小时,以后进食流食或易消化饮食。

2、解痉止痛:山茛菪碱(-2),口服。

3、口服补液,防止脱水:口服葡萄糖水(葡萄糖粉)。

4、抗炎、止泻治疗:复方*连素片、腹可安片、谷参肠安胶囊、救急行*散、易蒙停胶囊、永龙增效*连素胶囊。

病*性肠炎

[病因]

病*性肠炎由轮状病*引起

[临床表现]

1、病*性肠炎为自限性疾病,多发于春秋季,一般病程为3-5天,很少超过7天。

2、年龄特征:婴幼儿多见。

3、粪便性状:病*性肠炎多为水样便,粪便中水份多,粪水分离,呈蛋花汤样大便,无腥臭味。

4、腹泻常伴有高热,且呕吐也较重,因粪便中排出电解质相对少,故常发生脱水。

[治疗用药]

1、病*性肠炎不必用抗生素。

2、呕吐严重时,纠正脱水:口服葡萄糖水(葡萄糖粉)。

3、病前所增加辅食,如鸡蛋、猪肝等要停吃,但粥和米汤例外。

4、提高自身免疫力:小施尔康滴剂(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消化系统疾病用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