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胆肿瘤多学科(MDT)研讨会
年03月22日(周一)下午14:00-15:30,医院住院楼29楼会议室举办了胰胆肿瘤多学科第次研讨会,会议由普外科邵成浩主任主持,与会者包括:消化内科宁北芳副教授副教授与胡平方副教授,肿瘤科焦晓栋副教授,病理科李彬彬主治医师,以及普外科、肿瘤科、消化内科、病理科等科室的医生。此次会议共讨论4例胰胆外科住院病例。
病例讨论
一、孙阔住院医师:梗阻性*疸1例患者65岁男性,5月前饱餐后出现腹胀,部位位于上腹部,伴反酸、烧心,无腹痛,空腹时症状缓解,症状进行性加重。半月前因腹胀加重就诊医院消化科,行胃镜检查提示“胃炎”,予抑酸、促胃动力治疗无明显好转。7天前,患者出现皮肤、巩膜*染,小便颜色加深,呈浓茶色,大便呈陶土样,行上腹部MRI平扫+MRCP提示“胰腺钩突部异常信号,胆系、胰管扩张,查血生化提示胆红素明显升高,为进一步诊治就诊我院,门诊以“阻塞性*疸”收入院。入院查腹部超声:胰头近钩突处实性占位伴胆总管扩张、主胰管扩张;胆总管下端实性占位。上腹部增强CT提示胰头病变,考虑恶性可能。总胆红素.3umol/L,直接胆红素.9umol/L,白蛋白31.3g/L,前白蛋白67mg/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U/L,γ谷氨酰基转移酶U/L,胆汁酸.1umol/L,肌酐53umo/L,碱性磷酸酶U/L。CA19-.87U/ml。
肿瘤内科焦晓栋副教授:结合患者病史资料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胰头钩突部恶性肿瘤诊断较明确,考虑胰头癌可能大。目前评估考虑肿瘤为可切除,但患者胆红素、转氨酶较高,考虑胰头占位引起梗阻性*疸,肝功能较差,建议先行PTCD或胆管支架减*治疗,待肝功能好转后,再行根治性手术治疗。
胰胆外科刘安安副主任:患者因“上腹部持续性隐痛1周”收住入院,7天前出现皮肤巩膜*染。入院后行PTCD减*治疗。我院CT提示肝胆管内可见引流管,局部仍可见扩张。胰管可见扩张,胰头局部低密度灶,边界不清,增强强化幅度低于正常胰腺组织,考虑胰头病变,恶性肿瘤可能性大。肿瘤未包绕肠系膜上动静脉,可行手术治疗。
胰胆外科邵成浩主任:目前对于梗阻性*疸患者术前减*治疗方式及指征尚存争议,根据我科经验,胆红素高、转氨酶偏高、高龄、胆道梗阻时间长、一般情况及营养状态较差以及合并胆道感染等情况建议行术前减*治疗,减*方式首选PTCD,相较于胆道支架可明显减少手术区域炎症反应。该患者目前胆红素、转氨酶较高,已行PTCD减*治疗,待肝功能好转后,拟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
二、万炯熙住院医师:胰头钩突占位1例患者75岁男性,1周前饮用3两白酒后出现上腹部隐痛,呈阵发性,当时患者无背痛,无恶心、呕吐,无发热、头痛,无消瘦、乏力,无皮肤巩膜*染,伴小便发*。第医院就诊,行腹部B超(-03-12)提示:腹膜后低回声区(壶腹部占位?胰头占位?);肝内胆管扩张;主胰管扩张;脂肪肝。全腹增强CT提示:胰头低密度灶,胰腺癌可能;肝内胆管、胆总管及胰管扩张。:CA19-.07U/ml。医院建议手术治疗,现为求进一步诊治,门诊以“胰腺癌”收入院。入院查上腹部MR增强:胰头钩突部占位伴肝内外胆管及胰管轻度扩张,考虑胰腺癌,邻近SMV局部受侵可能,请结合临床。PET-CT示:胰头钩突部占位伴FDG摄取增高,考虑为恶性肿瘤,胰腺癌可能大,请结合临床病理。胆道系统及胰管扩张。胆囊积液。总胆红素22.2umol/L,直接胆红素7.1u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U/L,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U/L,γ谷氨酰基转移酶U/L,AKPU/L,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54.9s,纤维蛋白原5.21g/L。
消化科胡平方副教授:患者影像学表现中,胰头钩突部可见一结节,最大截面约23mmx19mm,T1WI呈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D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不均匀轻中度强化,病灶包绕胆总管下端,病灶以上肝内外胆管扩张,胰管轻度扩张,呈“双管征”,邻近SMV局部管腔狭窄、与病灶分界欠清;胰腺体尾部形态尚可,其内未见异常信号灶,增强后未见明显异常强化。结合PET-CT胰头钩突部可见一团块软组织影,边缘不清,最大截面约30mm×22mm,FDG摄取增高,SUVmax=17.9,考虑胰头钩突占位,恶性肿瘤可能性大。
病理科李彬彬主治医师:目前胰腺切缘及R0切除标准尚有争议。根据年AJCC第8版胰腺癌分期指南以及最新的美国病理医师学院规定:切除线1mm以内无肿瘤残余方能诊断为R0切除。而手术标本切缘目前根据美国病理医师学院标准,分为断端切缘、胰颈切缘、胆道切缘、近端切缘(十二指肠或胃)、远端切缘(远端十二指肠或空肠);环周切缘:胰腺钩突(后腹膜或SMA)切缘。而英国皇家病理医师学院的标准中,环周切缘亦增加了SMV切缘、后切缘、胰腺前方。按照利兹标准,如胰头癌一旦侵犯胰头前方腹膜,无论其他切缘累及与否,均不能达到R0切除;同理对于胰体尾癌病人,若探查发现肿瘤累及胰腺前表面,无论行何种后腹膜廓清,也不能达到R0切除。
胰胆外科邵成浩主任: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目前诊断基本明确,为胰头钩突占位,考虑恶性肿瘤,需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术中可能需联合SMV切除。但患者病史中肺气肿病史10年,曾间断口服中成药控制,具体不详。肺功能提示轻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弥散功能中度下降。影像学中提示两肺散在慢性炎症及炎症后遗灶。两肺气肿伴多发肺大泡,以两肺上叶为著。两上胸膜增厚粘连。两肺门及纵隔反应性增生淋巴结。考虑肺功能较差。术前需嘱患者充分做好肺功能锻炼,练习咳嗽咳痰,并予以雾化吸入改善肺功能。术后早期注意液体灌注量,防止心肺功能不全。
三、赵琦住院医师:十二指肠占位1例患者79岁男性,3月前吃汤圆后出现上腹部胀痛,自服药物(具体不详)治疗,效果不佳,半小时后出现呕吐,自诉呕出胃内容物ml伴胆汁样液体,吐完之后有所好转。2月前吃完饭后再次出现上腹部胀痛、呕吐,自诉吐出胃内容物ml,与医院就诊行胃镜检查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行护胃、中药等保守治疗后症状控制尚可。半月前再次出现上腹部胀痛、恶心呕吐,行上腹部增强CT提示“十二指肠水平部、升部交界处肠壁占位”。现为求进一步诊治,门诊以“十二指肠占位”收入院。患者一般状态一般,饮食正常,睡眠无异常,体重减轻5kg。入院后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肿瘤标志物等均未见明显异常。
消化内科宁北芳副教授:患者入院后查超声胃镜,内镜下见十二指肠降段粘膜光整,水平段可见隆起性新生物,环绕肠腔1/2圈,表面溃疡形成,覆污秽苔。予以超声内镜扫查,由于镜身限制,内镜无法探及水平段,但十二指肠段粘膜光整,肠壁粘膜层次清晰。
胰胆外科陈丹磊副主任医师:患者影像学提示十二指肠水平段下方屈氏韧带处,SMA左侧可见一软组织影,大小约40×23mm,十二指肠肠腔变窄,也符合患者曾有轻度梗阻症状。目前考虑为小肠恶性肿瘤、淋巴瘤、间质瘤均有可能。
胰胆外科邵成浩主任:一般十二指肠间质瘤较少引起梗阻,患者影像学表现腹腔有少量淋巴结影,不排除炎症或是淋巴瘤可能。建议患者术前行上消化道碘水造影检查,明确肠道梗阻情况;并行PET-CT检查,明确肿瘤代谢情况,若代谢摄取度增高,考虑恶性肿瘤可能性大,而其余部位无异常,可行局部肿瘤切除,待病理明确诊断。
四、郑宾宾住院医师:梗阻性*疸1例患者53岁男性,2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眼*,未在意,随后出现尿*,皮肤*染伴皮肤瘙痒,当时患者无腹痛、背痛,无恶心、呕吐,无发热、头痛。遂医院就诊,血生化检验提示,总胆红素.4mmol/L,直接胆红素.0umml/1,间接胆红素18.4umml/L;肿瘤指标:CA19-U/ml,CAU/ml,CEA5.86mg/ml;腹部增强CT、MRI提示,低位胆道梗阻,胆管下段,胰头钩突占位,考虑壶腹癌可能,SMA受侵,肝门区及腹膜后多发淋巴结显示,未经治疗。现为求进一步诊治,门诊以“胰腺恶性肿瘤”收入院。患者自患病以来一般状态尚可,食欲不佳,体重减轻10斤左右,小便酱油色,大便正常。入院后查腹部增强CT提示:胰腺钩突癌。PET-CT提示:胰头钩突一结节状FDG代谢增高影,考虑肿瘤性病变可能大,门-腔静脉间隙、后腹膜腹主动脉旁及肠系膜淋巴结反应性增生可能。总胆红素.5umol/L,直接胆红素.3umol/L,间接胆红素89.2umol.L,ALT67U/L,GGTU/L,AKPU/L.,CA19-.9U/ml,CEA6.81ug/L,CA.27U/ml。
肿瘤科焦晓栋副教授:患者影像学提示胰头钩突处见一实性肿块影,长径约2.6cm,边界不清,增强扫描后呈中度均匀强化,肿块包绕SMA。PET-CT该处呈轻度代谢摄取度增高,FDGmax3.9。仍考虑恶性肿瘤可能性大。
消化内科宁北芳副教授:患者入院后查超声内镜,可见十二指肠球球部散在片状充血、糜烂,乳头形态、大小正常,胰头钩突部见一约32×27cm实性低回声占位,病变侵犯肠系膜上血管及门静脉,后方胰管全层显示,直径约3mm。考虑胰头钩突占位,恶性可能性大,予以超声内镜下穿刺活检,病理未回。
胰胆外科邵成浩主任: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检查,目前诊断基本明确,为胰头钩突占位,癌可能性大。目前已有梗阻性*疸,胆红素及转氨酶偏高,予以PTCD减*治疗。根据NCCNV2版胰腺癌诊疗指南,目前该患者肿瘤影像学显示侵犯SMA,考虑局部进展期,建议待肝功能好转、病理结果反馈后,予以AG方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吉西他滨)或FOLFIRINOX方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伊立替康+奥沙利铂)诱导化疗治疗,部分患者可实现肿瘤降期,从而获得手术机会。
前期回顾
第期病例一:胰头占位1例
病史及讨论内容详见第期报道,经MDT讨论后于-03-04行超声内镜检查+FNA穿刺活检。术后患者恢复可,已出院。病理结果提示提示高级别异型增生腺体细胞,考虑腺癌。拟近期开始行AG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第期病例二:梗阻性*疸,VHL1例
病史及讨论内容详见第期报道,经MDT讨论后于-03-09全麻下行胆囊切除+胆肠吻合+肝占位切除+胰头组织活检术治疗。术中探查见:肝脏左外叶及右后叶实质内触及肿块2枚,最大直径约3cm大小,质硬,界清晰,胆总管可见明显扩张,直径1.5cm,胆囊大小约10×8×6cm,壁厚0.3cm,张力高。全胰多发囊性病灶,胰头区可及稍质韧肿块,大小约7×5×4cm,与SMV关系密切。手术顺利,患者已康复出院,术后病理提示肝结节神经内分泌肿瘤G3,胰腺组织示胶原纤维组织。第期病例三:梗阻性*疸1例
病史及讨论内容详见第期报道,经MDT讨论后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交代病情,患者及家属拒绝进一步治疗,目前已出院,返回医院继续减*等对症治疗。会议现场
作者:梁兴编辑:李居东
审校:陈丹磊总编:邵成浩
年03月22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