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险!!一夜三例急诊手术,只因这些“小玩意”。昨天晚11点至今天凌晨一点,短短两个小时内,医院内镜中心医护团队为三名六七岁的患儿做了异物取出手术,解除了因为误吞异物造成的痛苦。三名患儿均手术顺利,恢复良好。
一名7岁女童小雨误吞一鸡骨头,医院检查后发现这块骨头位于食道,医院胃镜检查,家长立刻带着孩子赶到上海医院急诊,检查发现这块骨头卡在食管上段,于是立刻安排了胃镜,将异物取出,患儿反应良好,今天下午便办理了出院。
几乎是同一时间段,另一名女童也因误吞异物被送来急诊,这次吞的不是食物,而是一个塑料玩具,这个玩具卡在食管中下段,孩子送来时只是咽部不适,没有其他明显的临床症状,通过急诊胃镜手术,这个蓝色亮晶晶的塑料玩具被顺利取出。
接踵而至的来自浙江的小*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不慎吞下鸭骨医院时,咽部疼痛明显,随后胸片显示食管内有异物,不巧的是紧贴主动脉,如果穿破食管会有生命危险,因而手术风险较高。
医院建议送到上海医院进行手术取出,家人连忙带着孩子驱车百公里赶到上海市医院进行手术,医院急诊收治后,经过与心胸外科的联合会诊确定位置后,由内镜中心操作取出。术中还发现有急性食管粘膜损伤,浅表性胃炎伴胆汁反流,予以禁食补液,抑酸护胃治疗后无明显不适。
三个孩子前后脚入院,异物存在时间越长对孩子可能造成的伤害越大,内镜中心与麻醉科医护人员“镜心镜力”,两小时内顺利取出全部三个异物,给这场女神节夜晚的“速决战”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据悉,三名患儿均恢复良好,其中两人已于今天(9日)下午办理出院,1人待观察后明天出院。
消化道异物常见于幼儿期及学龄期儿童,多数不需要治疗,数日后可随粪便排出,少数异物可嵌顿、停留在食管、胃、十二指肠肠曲或盲瓣区,需食管镜、胃镜或手术取出。吞入异物的最初表现为哽噎、疼痛,继而流涎、吞咽困难、进食即呕吐,有时也可能出现吐血。
专家建议,应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吃饭时细嚼慢咽,在孩子未长出磨牙前不喂食难嚼的食物,孩子啼哭时,不能往嘴里塞食止哭。另外,家长应加强看护,不给孩子玩有细小零件的玩具。一旦发现吞入锐利物品后及时就诊,勿自行处理。
怎样去预防孩子误吞物品?
1.尽量不要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长大了之后就不需要仔细看管了,其实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孩子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外面,家长都别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范围,因为危险的发生只是一瞬间的事情。这样做的话,家长可以预防孩子误吞物品,即使孩子误吞了物品,家长也可以及时发现,并马上采取措施,不至于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2.经常检查孩子的玩具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都很高,会给孩子买很多种玩具,其实很多玩具都存在着隐患,比如松动的螺丝钉、布娃娃上的纽扣等等,都很容易被孩子吞进肚子里。家长应该定期检查孩子的玩具,看看孩子所有的玩具有没有损坏的地方,如果发现可能会对孩子造成危险的玩具,就不要继续让孩子玩了。
3.让孩子知道哪些东西不能吃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家长就要给孩子讲解,哪些东西是可以食用的,哪些东西是不能吃的,并且告诉孩子吞下一些危险物品的后果,这样做可以让孩子在大脑当中形成印象,降低了孩子误吞物品的几率。
4.不要把小件物品给孩子玩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会有很多小件物品,比如纽扣电池、螺丝帽、弹珠等等,这些物品很容易被孩子吞进肚子里,如果卡在了食道或者胃里的话,有可能会发生危险。所以家长平时要杜绝孩子玩这样的物品,要给孩子选择一些不可拆卸、体积大于半个手掌的物品。
5.让孩子远离易碎品
一些易碎品也可能会成为影响孩子健康的隐患,比如玻璃杯、玻璃花瓶、瓷碗等等,如果孩子不小心将这些物品打碎,很有可能把碎片吞下去,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家长应该把家里一些易碎的物品放好,尤其是在孩子已经学会了爬行和走路之后,要把这些物品放在孩子碰不到的地方。
(来源:上海普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