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不管是年轻人还是上了年纪的老人,胃部不适的症状常常出现。
例如:胃痛、泛酸、腹胀、嗳气等,这些都属于胃部的常见问题。
为什么我们会出现这些问题呢?怎么辩症?
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飞速加快,盼望好好坐下来吃饭都成了一种奢侈。特别是送快餐的快递人员,生活特不容易,顾客是上帝,上帝来了,自己的吃喝拉撒睡都得忍着。渐渐地,胃病上门,越来越严重。
为了生活而奔波,大家都不容易啊。
笔者为健脾胃的经典中成药:理中丸、附子理中丸、桂附理中丸的区别介绍一番,方便患者购药。
1处方组成1、理中丸的处方组成:*参、土白术、炙甘草、炮姜。
全方配伍,辛热祛寒,甘温补中,共奏温中祛寒、健胃之功。
2、附子理中丸的处方组成:附子、*参、炒白术、干姜、甘草。
全方配伍,辛热散寒,甘温补虚,共奏温中健脾之功。
3、桂附理中丸的处方组成:肉桂、附子、*参、炒白术、炮姜、炙甘草。
全方配伍,肾阳不足,温中祛寒,共奏温中健脾之功。
2功能与主治1、理中丸的功能:温中散寒,健胃。
主治:用于脾胃虚寒,呕吐泄泻,胸满腹痛,消化不良。
2、附子理中丸的功能:温中健脾。
主治: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
3、桂附理中丸的功能:补肾助阳,温中健脾。
主治:用于肾阳衰弱,脾胃虚寒,脘腹冷痛。
3用法与用量1、理中丸的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小儿酌减。
2、附子理中丸的用法与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3次。
3、桂附理中丸的用法与用量:用姜汤或温开水送服,水蜜丸一次5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4注意事项1、理中丸注意事项:忌食生冷油腻,不宜消化的食物。
2、附子理中丸的注意事项:孕妇慎用。
3、桂附理中丸的注意事项:孕妇慎用。
5规格1、理中丸的规格:每丸重9g
2、附子理中丸的规格:小蜜丸每丸重20g;(2)大蜜丸每丸重9g
3、桂附理中丸的规格:水蜜丸每10丸重0.24g;大蜜丸每丸重9g
如何从常见症状察觉胃部疾病?
胃病分许多种。胃不舒服,我们如何来推测它的性质呢?这可以从表现症状上作大致判断:
1、胃痛大多见于胃粘膜糜烂和溃病,由酸水刺激糜烂面引起。
2、腹胀和嗳气多见于胃病累及肌层,引起胃动力下降。
3、消化不良和稀便多见于消化酶分泌不足,这些症状有萎缩性胃炎可能。
4、烧心、咽部不适则是食管返流的典型症状。
胃部疾病症状初见时虽有端倪,但最终确诊需做胃镜检查。
为什么胃病如此常见?
首先要从胃的结构和病机说起。
胃,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偏左侧,上有贲门,连接食管,下为幽门,连接十二指肠,两者之间就是胃体。胃壁从内至外分三层,即粘膜层、肌层和浆膜层。
「胃炎」就是发生于胃粘膜的炎症。
开始时表现出充血、水肿,即为「浅表性胃炎」。继而出现表面溃烂,即为粘膜糜烂。糜烂加深成一个洞,即形成「胃溃疡」,溃疡侵蚀血管,就会造成「溃疡出血」。
如果炎症反复发作,会使胃粘膜细胞受损、变性。由复层鳞状上皮异变为类似肠上皮的「单层柱状上皮」,这就是「肠上皮化生」,简称「肠化」。
这预示着发生进一步细胞变化的风险。
而「贲门」和「幽门」因各种原因引起的松弛,则会造成「食管返流」和「胆汁返流」,对胃和食道造成进一步损害。
在人的一生中,许多因素都会造成胃的损害。
如:吃辛辣、冰冷和不易消化的食物;饮食不规律、不卫生及感染幽门螺杆菌等。
大道至简,是宇宙万物发展之规律,是中华文化之精髓,是中华道家哲学,是大道理极其简单,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出自老子的《道德经》。大道至简,不仅被哲学流派道家、儒家等所重视,也是人生在世的生活境界。
大道至简,大道无形,大道无法,这是一种大道自然、返朴归真的高级功态。在这种清净无为、忘我无私、天人合一的状态中,不求长功,功力自然上长;不求治病,身心自然调整;不求功能,功能自然显现;你不求大小周天,百脉自然畅通,最深刻的真理是最简单最普通的真理。把最复杂的变成最简单的,才是最高明的。最伟大的人仅仅因为简单才显得崇高。
大道至简,人生亦简。开悟,深奥了就简单,简单了才深奥,从看山是山,到看山是山,境界不一样,从简单到复杂,再从复杂到简单,就是升华。生活的意义在于简单,人修炼到一定程度,会淡泊一些事,会简单,你可以理解别人,但别人不一定理解你,其实人不在理解,在认同。
精于心,简于形。拷问灵*这是人的终极问题,简不仅是一种至美,也是一种能力、一种境界。看透了不说透,高境界;朦胧地看,心透;透非透、知未知,故意不看透,才是透彻;知道世事看不透,就是透,透彻后的不透彻,明白后的不明白,难得糊涂是真境界。
“大道至简”是做人的智慧,做人做事要将一件复杂的事情化为简单,那是需要智慧的。将繁杂的事情回归到简单,要有智慧、能力,也要有决心。有智慧的人都喜欢大道至简,因此,功和利,不可趋之若鹜;名和财,不可为之所累。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我们要简简单单的做人,踏踏实实的做事,用智慧化难为简。
为名利尽抛宠辱,清纯似儿时天真的童贞,朴实如父辈耕耘的沃土,只有心情平静的人方能视见“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的悠闲,听闻“荷风送秋气,竹露滴清响”的天籁,感受那“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空旷。陶渊明就是这样的人,所以他能够吟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绝句;欧阳修也是这样的一个人,所以他在谪居时仍能悠然自得的写出《醉翁亭记》。
大道至简,人生亦简。简不是物质的贫乏,而是精神的自在;简不是生命的空虚,而是心灵的单纯。大道至简是最高的道理往往是最简明的,人要学会简单、简朴生活、简捷行事,放下自己的私心杂念,当超出自我欲望的牢笼,当真正忘记自己的思想,忘记自己的意识,进入忘我忘物的状态。
人生的繁出于惑,以“仁”抗拒诱惑,以“智”解除困惑。不惑,才是人生由繁入简的标志。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人生百态,须当从一而终。乐以忘忧,简以存真,才是人生的“大道至简”。
有个大道至简、平常心是道的故事:一个行者问老道长:“您得道前,做什么?”老道长:“砍柴担水做饭。”行者问:“那得道后呢?”老道长:“砍柴担水做饭。”行者又问:“那何谓得道?”老道长:“得道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老道长和行者的对话让我们开悟,许多至高至深的道理都是含蕴在一些极其简单的思想中。
大道至简,人生易简。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生存方式和生活道路,走过岁月、走过生活,心里有许多的感慨,一切放下,一切自在;当下放下,当下自在,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并不需要放在心里,人生的很多负担并不需要挑在肩上。一念放下,才能感受到简单生活的乐趣,才能感受到心灵飞翔的快感。要想改变一些事情,首先得把自己给找回来。我们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我们应该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我们要用最少的悔恨面对过去,用最少的浪费面对现在,用最多的梦面对未来。
天地之道,简易而已。人生苦短,诸事不想太复杂,简单生活。人生这部大戏一旦拉开序幕,不管你如何怯场,都得演到戏的结尾。成长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在于有些路段,只能自己寂静地走,快乐工作、简单生活才是幸福生活,人要懂得知足常乐,所有的哀伤、痛楚,所有不能放弃的事情,不过是生命里的一个过渡,你跳过了就可以变得更精彩。
最好的生活就是简单生活,一盏茶,一张桌,一处清幽,日子平淡,心无杂念。可是简单的生活却需要百般的努力,这样才会无忧无虑欣然享受生活。生活总的来说是完美的,不完美的是心态,不懂得欣赏的人,就会用挑剔把一切变得有残缺。简单做人,率性而为,把握分寸,随遇而安,坦然接受现实;简单做事,不惹事、不生事、不怕事,不悔、不怨、不惜自己所做的事。
人生就是一场漫长对抗,有些人笑在开始,有些人却赢在最终。试着微笑,试着回眸,放松自己,不强求、不萎靡、不浮躁。简单生活,随心、随性、随缘,做最好的自己,知足、微笑、淡然,即使再苦再累,只要坚持往前走,属于自己的风景终会出现。
生活容不容易,关键看你怎么活。处境在于心境,心境改变了,处境也会改变。你向生活要得越多,你就会变得越紧张、越复杂,生活也就越不容易。反之,你对生活要求的越少,就越容易满足,越容易快乐。江山明月,本无常主,得闲便是主人;大道至简,活在当下,知足便能常乐。
悟入无怀之静境,一轮之心月独明,尽显心静之境界;心静自然从容洒脱,持心若水笑面人生,更现心静之魅力。人生在世,平淡才是最真,静默才是最美,生命里最持久的不是繁华,而是平淡,不是热闹而是清欢。保持一颗童心,不开心的时候,心无遮拦地向朋友倾诉烦恼,开心的时候,肆无忌惮地开怀大笑,也许所有的忧愁会在倾诉中流走,所有的紧张会在大笑中释放。像孩子一样,简单生活,快乐生活,保持心灵原生态,一切都是美好的。
生命里总有一个故事,想讲述却难以开口,就这样在心底,渐渐谱成了曲。人就是这样,得不到的永远向往,失去了的,才会觉到珍贵。所谓的,得失、情缘、风景、驿站,都在时光的尘烟中,慢慢淡散。虽然,有些事情放下很难,但是,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终究会走远。
人的一生,注定要经历很多。红尘路上,有朗朗的笑声,有委屈的泪水,懵懂的坚持着,有成功的自信,有失败的警醒,每一段经历注定珍贵。生命的丰盈缘于心的慈悲,生活的美好缘于拥有一颗平常心,生活简单让人轻松快乐,想法简单让人平和宁静。因为简单,才深悟生命之轻,因为简单,才洞悉心灵之静。
如此日积月累,「胃病」就产生了。
道医如何治疗胃病?
道医认为,胃病发生的常见病因有寒邪客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脾和脾胃虚弱等几个方面。
在症候上,把胃病归纳为「虚证」和「实证」两大证型。医师说,在临床以「虚证」最为常见。
1实证胃痛拒按,脘腹胀满,嗳气吞酸,大便不畅;虚证见胃痛隐隐,按之得减,恶寒喜暖,多食易胀,嗳气得舒,大便溏薄。
2虚证胃镜检查多表现为慢性浅表或萎缩性胃炎、肠化、粘膜糜烂等。
在治疗上,医师多采用「益气健脾、温胃助运」的方法,并且根据「痛酸」为主还是「胀滞」为主,组成不同经验方,辨证施治。
3患者病例男,63岁,患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粘膜糜烂,中度肠化。主诉中脘隐痛、泛酸,上腹胀满、嗳气,略多吃即消化不良。大便溏薄次频,口苦口干。
4诊治过程结合其舌、脉象,证为脾虚失运、肝胃不和。用参苓白术散与柴胡疏肝散加减。一疗程后,隐痛、泛酸消失,腹胀明显减轻,大便成形。胃镜由中度肠化减轻为局灶。再进一疗程,诸症消失。
另外,对于胃肠术后患者,中药也有康复、延寿和提高生存质量的作用。
这类肿瘤患者在临床上常用益气健脾法为主以提高细胞免疫功能,适当佐以抗肿瘤药味,避免过度克伐胃气,较好地兼顾了「抑瘤」和「扶正」的双重目标。
⊙文章内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员请勿试药。
⊙胃愈灵中医问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