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表性胃炎伴胆汁返流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夏至白昼最长,天渐转热人民资讯
TUhjnbcbe - 2025/5/3 18:27:00

6月21号12时24分,我们将迎来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的夏至节气。此时,太阳运行至黄经90°,时间一般在公历6月21-22日。

夏至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古时“四时八节”中的一个节日,称“夏节”、“夏至节”,有拜神祭祖的习俗。炎炎夏季,人们也会调整饮食习惯,清暑泻热、增进食欲的食物将成为餐桌主角。

溯源

夏至确立的时间很早。有资料显示,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发现这一天白昼最长、夜晚最短,便将这一天定为夏至。

《恪遵宪度抄本》中也有这样的记载:“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夏至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

气候

中国民间把夏至后的15天分成3“时”,一般头时3天,中时5天,末时7天。这期间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长很快,生理和生态需水均较多。此时的降水对农业产量影响很大,有“夏至雨点值千金”之说。

“不过夏至不热”,“夏至三庚数头伏”。夏至虽表示炎热的夏天已经到来,但还不是最热的时候,夏至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仍继续升高,大约再过二三十天,一般是最热的天气了。

习俗

夏至时,正是麦收之后,古人感念天时,渐渐形成了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的习俗。

《史记·封禅书》:“夏日至,祭地祇。皆用乐舞。”古代,夏至作为节日,纳入了祭神礼典。有说法称,在该节气前后,有的地方举办隆重的“过夏麦”,是古代“夏祭”活动的遗存。

古时,比较流行的习俗是女子之间互赠扇子、脂粉等物。《酉阳杂俎·礼异》里说:“夏至日,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扇子可扇风,涂抹脂粉可以消除汗水的异味,倒也实用。

宋朝还会给百官放假三天,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夏至的重视。

饮食

在中国北方流行一句谚语“冬至饺子夏至面”,尤其是凉面,既能降火开胃,又不至于因寒凉而损伤阳气。夏至后,气温逐渐升高,人体出汗量也会随之增加,因此人体需水量大。对此,饮食宜以清暑泻热、增进食欲为目的,多吃苦味食物,宜清补。提倡勿过咸、过甜,宜多吃具有祛暑益气、生津止渴的食物,以预防“中暑”“上火”等。

来源:中国吉林网

编辑:曹淑杰吉网新闻-

本文来源:中国吉林网

1
查看完整版本: 夏至白昼最长,天渐转热人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