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日”说“至”
《说文解字》释“至”为“鸟飞从高下至地也。从一,一犹地也,象形。”这是许慎从“至”的小篆形体观察总结出来的。小篆形体的“至”确实像带着翅膀的飞鸟向下俯冲的样子。但事实上这个“张开的双翅”并不是真的飞鸟。
“至”字的甲骨文字形从矢从土会意,表示“箭矢及的”,传递“到达抵达”之义。《论语·子罕》中“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用的就是这个意思。“到达抵达”就是“完成最终目标”,因此,“至”也有“最终”、“极点”之义。《吕氏春秋·杂俗览》中“天子至贵也,天下至富也,彭祖至寿也。诚无欲,则是三者不足以劝”用的就是这个意思。“至”上述两个主要义项在现代汉语中的具体用例,前者如:自始至终,从古至今,至此,至于,乃至,以至,甚至等等;后者如:至高无上,至理名言,至少,至亲,至交,至诚等等。
在“夏至”(summersolstice)一词中,“至”当为第二个义项,即“最”“极”之义。因为这一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长,且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唐代韦应物写有《夏至避暑北池》一诗,其中提到“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说的就是这件事。跟北京颐和园“冬至”时可以看到十七孔桥金光一样,北京夏至也有一个好玩儿的现象。今天正午时分,由于太阳刚好位于天顶处,所以北京会出现短暂的“立竿无影”的奇妙景观。
中国人一向讲究不时不食,什么时令吃什么东西。在“夏至”这天,民间素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所以“夏至”这天,北方人讲究的是吃一碗面。到底是炸酱面、打卤面、麻酱面、还是冷面、凉面、过水面,各地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和风物地产又略有不同了。挺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