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0个节气。于公历6月21~22日交节。
夏至这天,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来说,夏至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气温高、湿度大、不时出现雷阵雨,是夏至后的天气特点。
05:55物候现象
一候鹿角解
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古人认为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
二候蝉始鸣
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
三候半夏生
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
夏至习俗
夏至日,妇女们即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什物。《酉阳杂俎·礼异》:“夏至日,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扇”,借以生风,“粉脂”,以之涂抹,散体热所生浊气,防生痱子。
自古以来,中国民间就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如今在中国不同地区夏至有不同习俗,山东各地普遍要吃凉面条,俗称过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