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有这样一句农谚
一年的活路春打头
一年的收成夏打半
夏至时节对于农业生产来说是重要时段
此时,山西大部分的冬小麦已经收获
夏播工作开始扫尾
农业生产十分繁忙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
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
日光长至日影短至
故曰夏至
我国古代将夏至分为三候
一候鹿角解
二候蝉始鸣
三候半夏生
夏至饮食
山西的伏日习俗
源自于上古“伏日祭祀”活动
在山西民间
普遍认为炎帝是太阳神,祝融是火神
在伏日祭祀这两位神明
以感谢其带来光热助万物生长
并祈求保民安康
祭祀时的祭物则为羊汤
而如今在山西晋南一带
依旧保留了“伏日喝羊汤”的习惯
太原小店区还将羊汤泼洒在庄稼地里
说是可避虫害
后祭物改为凉面,一直沿用下来
并成为一道美味
自古以来
山西民间就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
夏至过后,进入三伏
山西民间吃凉面来开胃消暑
凉面又叫伏面
古称“冷陶”
山西面食全国出名
凉面也是一绝
每到夏天
山西各地的城镇、村子里
几乎家家都要制作凉面
山西作为面食之乡
夏至凉面可以追溯千年的历史
山西凉面种类很多
比如拌凉面、莜面切条、灌肠
面皮、米凉面(凉皮)、凉粉等
晋中介休有吃“水哗”的习惯
“水哗”即是经过冷水涮的拉面
有些地方还削面为片
洗水为筋来凉拌吃
凉面作料很讲究
或突出鲜辣蒜泥之香
或突出麻酱芥末之味
城里人多食米凉面(凉皮)
相传为山西文水人武则天入宫前与情郎所创
在临汾和运城等地
快到夏至有“尝新麦”的习俗
有的人将新收的麦穗煮着吃
还有的人喜欢用火直接烤着吃
清香四溢,香甜可口
在晋南
还有部分地区有着
夏至过后女人回娘家的习俗
女人们要给娘家送去用新麦粉做的饼子
在吕梁等地,人们喜欢吃“碾淀”
即用新麦子从磨上碾成条形空心状
蒸焖炒都可食用
夏至习俗
古代,夏至作为节日,很受欢迎
官方一般都要放假
夏至第一天起,宋朝百官放假三天
辽代则是“夏至日谓之‘朝节’
妇女进彩扇,以粉脂囊相赠遗”
意思是在这一天
女子之间还会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物
用来扇风、散去体热所生浊气
清朝又是夏至日为交时
日头时、二时、末时
谓之“三时”
居人慎起居、禁诅咒、戒剃头,多所忌讳
夏至养生
休息
夏至和冬至是一年里两个关键节点,如果夏至不能很好地潜阳归元、冬至不能让阳气顺利生发,这一整年都会受影响。所以夏至这天一定要注意早点休息,切勿熬夜。夏至过后一定要睡午觉。夏至阴生,在中医理论中,午觉是以阳养阴,子觉是以阴养阳。
调心
根据中医五行理论,夏天是养心的季节,应“常如冰雪在心”,即“心静自然凉”。听慢音乐是一个调息的好方法,舒缓的音乐可以帮助呼吸慢下来,让心脏得到休息。
锻炼
锻炼的时间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为凉爽的时候进行,应避免在强烈的阳光下暴晒,场地可选择在河湖水边、公园庭院等空气清新的地方,锻炼的项目以散步、打太极拳、做广播体操为好,剧烈的运动不宜做。运动过后应温水洗澡,消除疲劳,改善睡眠。
饮食
夏至时节气候炎热,饮食宜清淡,多食杂粮蔬果,忌夜食生冷,多喝水,及时补充水份,防头痛头晕。
夏至已至
盛夏来临
暑热模式已经开启
记得照顾好自己
照顾好家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