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每年公历6月21日或22日视太阳运行至黄经90度为夏至,此时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的日照时间最长。
01
夏至·习俗
吃面
中国民间有一句谚语,“冬至饺子夏至面”。意思是说冬至日要吃饺子,而从夏至开始则要改变饮食,以热量低便于制作清凉的食物为主要饮食,面条通常为一般家庭的首选。这是因为夏至是农家最忙最累最欢喜的日子。夏至一到,刚好是大麦小麦收割完毕的时候。
祭祀
在古人看来,夏至不是一个简单的节气,而是阴阳升降,天道循环的转折点,是重要的节日,所以夏至又称夏节、夏至节。在节日举行祭祀是理所应当的,但祭地是皇上的特权。祭的礼仪是国之大典。宋朝夏至时节,百官可以放假三天。到了明清两朝更是修了地坛,让皇帝在夏至日举行盛大的祭地仪式,现在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的地坛公园,就是明清留下的祭祀遗址。
放河灯
这个习俗主要是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对活着的人们的祝福。千百盏河灯在夏至夜晚被人们释放到河中,闪闪烁烁就像散落到人间的点点星光,很是令人心醉。
02
夏至·俗语
夏至狗,冇啶走
“夏至狗,冇啶走(无处藏身)”,在广东中山、开平、阳江以及广西钦州等地,都有夏至吃狗肉的习惯。“炆狗肉”、“五香狗肉”、“狗肉煲”、“白切狗肉”等花样百出。两广人士喜欢在夏至这天吃狗肉,有人认为“夏至吃狗肉可以精神旺运气好”,也有人解释为狗肉滋补、暖胃,夏至过后,农民要耕种、收割,体力消耗非常大,吃狗肉能增强体力。
夏至大烂,梅雨当饭
夏至的时候,最容易出现阴雨天气,收割完的小麦一但被雨水淋了就容易发霉,等到卖的时候根本没人要,农民舍不得丢弃,只能自己吃了。其实是告诉人们,要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