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表性胃炎伴胆汁返流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道医与艾灸之遵天时
TUhjnbcbe - 2024/12/29 19:23:00

道医学发展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作为中国传统医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医学在为人民健康的预防、治疗和保健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道医学在制药配药上特别讲究天时,需在特定时间制药,认为这样才能将药效发挥至最大。这与做艾灸也有相似之处,做艾灸的艾条就是用艾草加工制成的,而艾草的采摘也很注意天时。

道医制药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那就是格外讲究天时。借用天时地利,借用阴阳的道气、灵气,还要看天时制药。道医认为借用自然之气药效才能发挥至最大。如武当山有一种贵重的丹药——八宝紫金锭,这味药能治疗眼疾,消化疾病。祝道医在配此药时就很注重天时,会根据不同年景,不同月象,不同节候,不同气运,对药的剂量适当增减以达到良好疗效。

道医在采药、制药、配药、服药上都讲究药遵天时。谷雨(古清明)节气是道医最常选择的一个采药节气。如沙参、肉苁蓉、黄精、贯众、荠菜等。制药讲究天时则是对药的剂量而言,在使用同一方药时,应随时令而加减剂量。道医制药会选择特定时辰如月全食等。服药讲究天时根据病情发展变化,明确时症之间的主次关系,掌握时症互补的原则,尽量使用药与人体节律同步协调。

艾草被称作纯阳之草,除了它有温阳补气的良好药效之外也与它的采摘时间有关。艾草采摘时间一般是一年三茬,5月末(端午前夕),8月末,10月末,头茬艾因为在端午前夕,为一年中阳气最盛之时,这时采摘的艾草质量最佳。

古时就有五月五日采艾的习俗,如谭麟在《荆楚岁时记译注》按语中记载在五月五日鸡未鸣时采艾,用于艾灸效果最好。现今有些地区依然有遵循这样的采法的。对于所选择的五月五,《后汉书·礼仪志》中说,汉代五月五日风俗源自于夏商周之夏至节,记载:“仲夏之月,万物方盛,日夏至,阴气萌作,恐物不楙……汉兼用之,故以五月五日,朱索五色印为门户饰,以难止恶气”。

总之道医学和艾灸疗法在制药方面都讲究要遵天时,重视自然之气对药效的影响,讲究顺应天时以求发挥药的最大效果。在这样的制药配药理念下,相信艾灸疗法一定能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1
查看完整版本: 道医与艾灸之遵天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