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古代就有:“不过夏至不热”,“夏至三庚数头伏”的说法。
夏至除了注意消暑解渴外,情绪上应该尽量平静,同时注意睡眠。天气炎热,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应适度降低运动强度。
苏东坡那年无奈定居常州等着儿子来接,由于无安身之所,他就住在船上。
一个从海南岛那么热的地方来的人,竟然觉得中国中部地区会如此炙热。太阳照在岸边的水上,湿气自河面上升,他觉得十分难过。
由于高温中暑又患了痢疾,此时他身体状况已经急转直下。他以为自己吃了生冷寒凉食物过多,就拼命的给自己开药进补,岂不知根本不是这个原因,很遗憾。
02
苏东坡是个医生,对医术非常精通。在回常州的路上,遇到得了瘟疫的孩子,他会无偿的医治。
他一生心高气傲,虽然他写的书法是“文人书法”的顶峰。但是这个大文豪却一点没有架子,在回家的途中只要有人问他题字,苏东坡都会毫不犹豫答应下来。
苏东坡的后半生颠沛流离,尤其是在接近人生终点的那几年。
在生命的最后的一年,他总算是等到了让他离开海南岛的命令。回乡的路上,在每一个他所经的城市,都受人招待,受人欢迎,大可以称之为胜利归来。到每一个地方都有朋友和仰慕他的人包围着他,引他去游山游庙,请他题字。
在等待儿孙团聚的时候,苏东坡在诗文中说自觉生活如梦。此时他是多么幸福,还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在到达常州之前,他还在广州住过一段时间,很美好。
在这里有很多朋友设宴款待苏东坡,有一次在席间有人说:“我当时真以为你死了。”,这里所指苏东坡在到达海南岛之后的第二年,有人谣传他死了。
苏东坡听到这话之后笑着说:“不错,我死了,并且还到了阴曹地府。在阴间路上遇见了章惇,决心又还了阳。”
苏东坡是个心胸豁达的人,谁和他开玩笑,他都不在意,而且回复都很幽默,这幽默其实也是多年磨难之后的无奈吧。
03
在常州,苏东坡的消化系统确实出了问题,夜里常常睡不着觉。
听闻苏东坡身体不好,大画家米芾经常过来看他。苏东坡身体偶尔好一点时,二人甚至一同去东园游玩。
苏东坡在仪真的时候就写信给米芾,描述了他的病情,米芾也非常关心苏东坡的病情,还送来一种药,叫麦门冬汤。
苏东坡把米芾看作自己的晚辈,米芾也把苏东坡看作自己的偶像。按现在的说法,米芾就是苏东坡的“小迷弟”。
但这时苏东坡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米芾也是越来越担心。由于他常住在河边,湿气特别的大,这也加重了苏东坡的病情。
农历的六月十一日,他告别了米芾,过江去了靖江。
在这个地区,他特别受人欢迎,到此等于还乡。诗人已从海外归来,即将到达的消息,立刻传开。百姓有数千之众,立在江边,打算一睹这位名人的风采。一般都传说他要做中枢要员,执掌朝*。
他堂妹的坟就在靖江,虽然身体不适,他还是和儿孙去堂妹的坟上做了祭拜。
从堂妹坟上回来的第二天,有人去看苏东坡,发现苏东坡侧卧面墙,浑身抽搐,甚至不能起床接待客人。
04
六月十五日苏东坡启程回常州,谁知消息走漏出去,沿途的老百姓得知苏东坡回来了,沿道欢迎,盛况空前。苏东坡觉得特别过意不去,露着膀子就去船外和老百姓打招呼,嘴里不停的嘟囔着:这样欢迎我,是在折我的寿,真的不敢当啊!”
到了常州之后,在好友钱世雄的帮助之下,他租到了一间不错的房子。
与此同时,他还不忘给朝廷汇报,顺便提一下告老还乡的事情。当时的朝廷制度,官员还乡要经过朝廷批准。而且还乡之后不是全退休状态,在养老的同时要管理当地的寺院。
苏东坡当时被任命为故乡四川省一个寺院的管理人,管理庙产。当时有一种迷信,官员若有重病,辞去官职,有助于病的痊愈,也能延年益寿。
七月十五,苏东坡病情加重。里发高烧,第二天早晨牙根出血,觉得身体特别软弱。
七月二十八,苏东坡走完了他的一生。
苏东坡的一生命运多舛,却从来没向命运低头。他的伟大思想,伟大的心灵,还有传世的名作,终将万古不朽。
在次夏至,缅怀东坡先生,开启夏日最炎热的日子。
康震讲苏东坡京东月销量好评率99%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46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