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表性胃炎伴胆汁返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70反流80烧心,中医根据症状治胃 [复制链接]

1#

胃食管反流病,它有两个最典型的症状,就是反流和烧心。

反流指的是有胃里的内容物往上反,我们有时候没有感觉到有东西反上来,那是因为我们大部分的人都觉得只有反流到口腔里,才会觉得是反流。但是有时候它仅仅可能就反流到我们食管内,可能就感觉不到有反流的情况了。还有一种就是烧心,它是一个特定的概念,指的其实就是我们胸骨后。这一片好像有火烧似的灼热的感觉,我们很多老百姓把胃里的烧灼感也作为烧心。这其实是两个最典型的症状大部分的胃食管反流病,比如我们中国人,70%以上的人都是有反流的,80%以上的人都是有烧心的。还有一些是不典型的症状,包括上腹部的不适,上腹部烧灼的感觉,还有一些腹胀的感觉,还有一些人会有呃逆,会有打嗝、嗳气,还有胸骨后堵闷的这种症状,这是一些不典型的症状。还有一些就是食管外的症状,因为它有可能会反流到食管以外,它还会反流到咽部,甚至于反流到肺部,所以会出现一些像是喉炎、慢性的咳嗽、咽部的异物感。就是嗓子里头总觉得有东西堵着,咳也咳不出来,咽也咽不下去这种的表现,这就叫做食管外的一些症状。再有严重的,甚至还有人会出现哮喘的表现。胃食管反流病中医称为噎嗝、嘈杂、反胃。根据患者症状进行调整,治疗方法如下:1、肝胃郁热证:表现为烧心、反酸、胸骨后疼痛以及急躁易怒,治疗以疏肝泄热、和胃降逆为主;2、胆热犯胃证:表现为口苦、口干、胸胁下疼痛、急躁易怒、失眠、烦躁,治疗以清热利胆、降逆和胃为主;3、痰浊证:表现为吞咽困难、呛咳、声音嘶哑、咽喉异物感,以解郁化痰、胃降逆为主;4、血瘀证:表现为反复发作胸骨后疼痛,胃脘部刺痛,呕血、黑便,治疗以活血化瘀、和胃降逆为主。除中药治疗方法外,还可以使用针灸的方法治疗,调解胃肠功能,减少食管反流。通过疏肝利胆,可以减少胆汁返流,促进胃排空。

(部分图文来源网络,侵删)

肠胃病疑难问题,可免费咨询张老师0▼

手指长按

分享 转发
TOP
2#
顾某,男,35岁。胃病已久,脘痛隐隐,嗳气,纳呆口干,大便苦闭。曾经电子胃镜检查: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宜养阴清胃理气,冀其痛止,以免反复。药方:北沙参6g,酒白芍6g,生地*6g,丹参9g,煅瓦楞子12g,路路通6g,怀山药9g,白术6g,生甘草3g。3剂。二诊:胃痛较瘥,口中干,大便闭结,嗳气见减。再仿原法损益之。药方:北沙参6g,路路通6g,川楝子4.5g,酒白芍6g,丹参9g,九香虫4.5g,煅瓦楞子12g,白蒺藜9g,舒肝丸(冲服)1粒。3剂。三诊:胃中隐痛渐见减轻,嗳气亦瘥。脘中嘈杂,食下较舒。再仿前法,加以甘味缓中。药方:酒白芍6g,路路通6g,白蒺藜9g,煅瓦楞子12g,九香虫4.5g,陈香椽9g,制香附6g,山*精9g,生甘草3g,饴糖30g。4剂。服药后食欲增进,大便畅通,2周后腹痛,胃胀痛明显减轻,守方治疗1月后上述症状基本消失。再根据身体具体状况加以调治。医案出处:严苍山遵循《内经》:“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原则,中医治疗萎缩性胃炎以扶正祛邪,标本兼施,其主要作用:1、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抗癌能力;2、改善和消除致癌性胃内环境,如胃酸分泌减少,胃内细胞增多,胃运减弱,排空时间延迟,胃肠激素分泌紊乱等;3、减轻或消退已存在的胃粘膜肠化和异型增生,使其不向胃癌发展,抑制细胞分化增殖,防止细胞突变;4、阻断和中和胃内残留的致癌物质(如亚硝胺类物质)及其合成过程。注: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需选用请咨询专业医师。

(部分图文来源网络,侵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