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表性胃炎伴胆汁返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村时记丨夏至,梅子黄时雨,唱起夏九九浙 [复制链接]

1#

今日夏至。

这一天,太阳将在18时07分12秒,直射地球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

公元前七世纪,古代先人就已经学会采用土圭测日影,从而确定了夏至。

中国古代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

麋与鹿虽属同科,但古人认为,二者一属阴一属阳。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而麋因属阴,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脱落。

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

半夏则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

庆祝丰收

夏至时值麦收,自古以来,中国人在这一天庆祝丰收、祭祀祖先,感谢天赐丰收,又祈求获得“秋报”。夏至前后,有的地方举办隆重的“过夏麦”,就是古代“夏祭”活动的遗存。

《夏至九九歌》

夏至一到,意味着盛夏正式开始。我国民间还流传着《夏至九九歌》,讲述夏季天气与日常生活生活的变化——

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二九一十八,脱冠着罗纱;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六九五十四,乘凉进庙祠;七九六十三,床头摸被单;八九七十二,子夜寻棉被;九九八十一,开柜拿棉衣。

冬至馄饨夏至面

中国民间就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江南一带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

南方的面条品种多,如阳春面、干汤面、肉丝面、三鲜面、过桥面及麻油凉拌面等,而北方则是打卤面和炸酱面。

此时,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

此外,在江南,人们还会在夏至日吃麦粽、角黍、李子、馄饨、汤面等。有些地方擀面为薄饼,烤熟,夹以青菜、豆荚、豆腐、及腊肉等,祭祖后食用,俗谓“夏至饼”。

绍兴柯桥赛龙舟

与其他地区不同,明、清以来,在绍兴柯桥,夏至日有赛龙舟的习俗。夏至日照最长,故绍兴柯桥地区有“嬉要嬉夏至日”之俚语。

旧时,人不分贫富,夏至日皆祭其祖,俗称“做夏至”。除常规供品外,特加一盘蒲丝饼。

在夏至日龙舟竞赛的这天,当地很多农户还会做起醮坨。醮坨由米磨粉做成,加韭菜芝麻等佐料煮熟,又名圆糊醮。以前,很多农户将醮坨用竹签穿好,插于每丘水田的缺口流水处,并燃香作祀,以祈丰收。

夏至有生活逸趣

苏轼有词《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藻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范成大的《夏日田园杂兴》则说:“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夏至同样蕴含哲理

李清照有诗《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是对君子自强的决绝解释,如歌德名言,凡自强不息者,终能得救。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