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表性胃炎伴胆汁返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农谚夏至三庚数头伏,是什么意思 [复制链接]

1#

原创文章,禁止转载

农谚:“夏至三庚数头伏”,是什么意思?一般情况下,每年的6月21或者22日,就是我们所谓的夏至日,这也是二十四节气当中,第十个的节气。每当夏至日的到来,就意味着炎热的天气已经来到我们的身边,要说在地理学上面,夏至日代表着什么?其实我们可以这样了解,在这一天,太阳处在最偏北的位置,同时也是正午时候,太阳达到最高点,然后白昼时间是一年中最长的。

夏至这个节气的到来,也就相当于北半球的太阳幅度得到最多的,所以有生活常识的朋友,就能够清楚的知道,天气从夏至开始,一天比一天炎热,离三伏天就原来越近了。在农村里,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老话,“夏至三庚数头伏”,大家应该都有听闻过这句话,可是你们又知不知道,今年究竟哪一天才入伏?等我们迎来了入伏之后,那一天是最热的呢?现在不知晓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

刚刚的那句俗话,就是祖辈留下来,用于确定入伏的日子,俗语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当夏至来了之后,第三个庚日就是所谓的伏天了。而提及到的入伏,就是进入到伏天,大家都害怕的三伏天,就是一年当中最热的那段时间。伏天可以简单地分成三段,分别是初伏,也有农民叫成是头伏,接着就是中伏,也就是二伏,最后是末伏,就是人人的怕的三伏。这里提到的头伏和末伏,持续的时间是10天,而中伏就有不同,有些年份可能只持续10天,可有的年份却会持续20天。虽然每年的夏至都是21或22日这两天的其中一天,可是入伏的时间却没有这么固定。

用来确定入伏天气的就是“庚日”,我们也知道,古时候的人都喜欢用“干支纪日法”,把10个天干和12个地干组合起来,循环着使用。而只要是有“庚”字出现的组合,都叫做是庚日,一般重复的时间是10天,我们的一年是天,并不是10的倍数,也就出现入伏时间不同的情况了。今年的入伏时间,根据老黄历去计算的话,应该就是在7月12日这天。

刚刚也有提及,中伏会因为不同的年份持续时间不同,而今年恰好就是持续20天,所以我们可以得出,入伏的时间为7月12日,进入到中伏的时间是7月22日,最后末伏就是8月11日开始。三伏天期间就是一年当中最热的时间,根据推算,今年最热的时间大概是在7月下旬到8月上旬这段时间。农谚:“夏至三庚数头伏”,是什么意思?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