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表性胃炎伴胆汁返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俗语最热不过三伏天2022年什么时候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治疗用什么方法好 https://m.39.net/pf/a_4302821.html

这几天,好多地方的气温都在持续攀升中,不少地方最高气温已经达到38上下,真真让人感觉是“一秒入夏”。

俗语说“最冷不过三九,最热不过三伏”,这38度上下的温度却还不是伏天,还没到真正热的时候。

那么今年什么时候入伏呢?伏天有多长,最热的中伏是10天还是20天呢?

1·什么是入伏

入伏,意思就是进入“三伏”,一般指的是中原地区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

所谓“热在三伏天”,三伏是夏天最热的时期,特点就是“高温、高湿”。

三伏天的“伏”有“伏邪”的意思,也就是中医“六邪”(风、寒、暑、湿、燥、火)中的“暑邪”。不少人说三伏难过,不但热还又闷又湿,还特别容易生病不舒服。

“三伏”分为初伏、中伏和未伏三个阶段,它的时期是由节气日期,加上干支纪日两者相配推算出来的。

当然三伏是按农历来算的,基本上都在公历的7月中下旬到8月的上旬之间。

2·怎么算入伏时间

历书中说“夏至三庚数头伏”,夏至以后的“庚日”就是确定入头伏的依据。意思是说从夏至那天开始往后看,数到第三个“庚”日,那就是入初伏的日子了。

这里说的庚日,指的是古代干支纪日法中带有“庚字头”的日子。比如今年的夏至节气是公历的6月21日,是乙巳日。到6月26日就是“庚戌日”,这是第一个“庚”日;

然后隔10天就是公历的7月6日庚申日,这是第二个庚日;再过10天,也就是公历的7月16日是庚午日;接着是7月26日庚辰日,这就是第三个庚日,三伏正式开始!

通常初伏的固定时间为10天,末伏也是10天,但中伏则有可能是10天,也有可能是20天,正因此“三伏天”的时间并不是确定的,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算。

俗语中说“夏至三庚数头伏,夏至四庚数中伏,秋后一庚数末伏”。意思是,夏至后第三个庚日是头伏,“三伏天”开始;夏至后第四个庚日开始是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未伏的起点。

今年的立秋是公历的8月7号,这后面的庚日公历8月15日庚子日,就是末伏开始的时间。

总结一下,今年的夏至到立秋之间有五个庚日分别是:

6月26日庚戌、7月6日庚申、7月16日庚午、7月26日庚辰、8月5日庚寅。第三个庚日是7月16日,初伏开始;到8月15日庚子末伏开始、到8月24日三伏结束。

8月7日是立秋,这就是所谓的“三伏里面加一秋”。

按头伏10天,末伏10天算,中间还有20天是中伏,就是俗称的“俩中伏”。也就是说今年的“三伏”共有40天,顶热的中伏共20天,称得上是个“加长版”的三伏天。

3·年三伏时间表

今年的三伏天时间表如下:

初伏:7月16日——7月25日,共10天;

中伏:7月26日——8月14日,共20天;

末伏:8月15日——8月24日,共10天。

为方便理解和记忆,以上日期均为公历。

这个夏天比较长,三伏也比较长,当然天热的时间就比往年长,所以我们还是要提前做好准备,注意防暑、注意防晒、注意防病。

三哥说:

一般情况下,一年当中三伏天是最热的,这是因为从夏至开始,太阳开始直射北回归线,这天北半球的白天时间最长,所以人们通常会认为夏至是一年中最热的一天。

虽然夏至之后,白天会渐渐变短、夜晚渐渐变长。但由于白天大地吸收的热量高于散发的热量,三伏天地面累积的热量也最大最强,所以“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间。

再加上,三伏天里还多伴随着东南和西南风,海洋上的潮湿空气不停向陆地侵袭,使内陆的空气也变得非常潮湿。

水又吸收大量的热量,进一步加剧了地面上高温,所以人们会感觉相当地闷热。

所以才说,最热不过“三伏天”。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