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表性胃炎伴胆汁返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天劲制药快学中医气节小贴士夏至养 [复制链接]

1#

夏至6月21日,春养生,夏养长,秋养收,冬养藏。冬去春来,二十四节气就是陪我们度过漫长岁月的标志。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个节气,此时节正值江淮一带的梅雨季节,除了高温闷热以外,全国各地的雷雨天气也逐渐增多,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中医认为,夏至是养生好时节。

夏至宜养生,养护阳气正当时。中医认为,夏至是一年当中阳气最旺盛的时节,此时人体阳气发泄,皮肤松弛、毛孔张开,阳气大量溢出体外,消耗过多,会使人体处于内虚状态。

因此,夏至养生要遵循“养阳”的原则,适当吃些温性食物,忌大热食物,如鸡肉煲汤最好,煲汤时可加入些当归、大枣,既补气又补血,同时稍配些生姜、花椒等温性的调料以温补阳。

夏至宜养生,愉悦心情正当时。夏至是一年里白昼最长的一天,但也有“夏至一阴生”的说法,意思是夏至虽为阳极之至,但在此阴阳交接之时,阴气已经开始有所生长。因此要保持心情的平静、开阔与畅达,能更好地使人体阴阳之气相顺接,使心情得以愉悦。

夏至宜养生,注意休息正当时。进入夏至后,应注意夜间及早休息,最好在晚上22点之前入睡,以保证每日能睡“子午觉”。夏至过后酷执盛行,户外工作者应尽量缩短在烈日下工作的时间,同时注意防晒和休息。

夏至,及时补水,适当运动。由于高温炽热,人体只能通过排汗来散热,使体内的水分大量流失,此时若不及时补充水分,就会使人体血容量减少,大脑会因此而供血不足,造成头痛头晕。而且人体出汗时体表血管会扩张使血压偏低的人血压更低,以至头痛头晕。

因而要注意多喝水,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更不要不喝水。少喝冰水及过凉的饮料,它们容易刺激胃肠道,产生消化不良、厌食、腹部胀痛、腹泻等胃肠道疾病,多喝温热的水反而更解渴。

盛夏时节可以饮热茶预防中暑。夏日饮上一杯热茶(绿茶3克,盐1克;将绿茶、盐同时放入杯内,用毫升沸水冲泡,稍凉后饮用),身体也会非常舒爽。

运动锻炼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进行,以舒缓运动为主,如散步、慢跑、太极拳、广播操等。不宜做过于剧烈的运动,避免出大汗,以伤阴阳。出汗过多时,可适当饮用绿豆汤,不可饮用大量凉开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冲头、淋浴。

夏至常备消暑汤。山楂汤,山楂片若干、酸梅50克加水煮烂,放入白菊花烧开后捞出放入适量白糖,晾凉饮用可消食健胃活血化瘀。绿豆汤,绿豆具有清热解毒止渴消暑的功效。绿豆的营养成分比较丰富,是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较高的一种豆类。冬瓜汤,冬瓜有清热解毒利水消痰除烦止渴祛湿解暑之功效,是夏天消暑汤之首。(周思裴)

[责编:樊汝琴]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